位置:主页 > 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 >

《红楼梦》中的“真我”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10-29 16:05:01

《红楼梦》中的“真我” 

在这样一个惬意的盛夏,闲居室内,静静听雨,在一卷古籍中,与尘世风景相望。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让多少人流下了悲惋之泪,我的思绪也随着大观园变迁而波澜起伏。 

《红楼梦》是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中心,生动地描写了清朝末期封建社会的生活。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玉带林中挂”的林黛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金簪雪里埋”的薛宝钗;“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的贾迎春;“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的贾探春……

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那位三进荣国府,性格坦率纯真,知恩图报的“小人物”刘姥姥。

一来贾府,窘迫。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连向门房问话都毕恭毕敬。好不容易进了门,见了当家的二奶奶王熙凤。凤姐将丫头们准备做冬衣的钱给了刘姥姥,为此刘姥姥十分感激她,并为将来救出凤姐的女儿巧姐埋下了伏线。

二进大观园,滑稽。刘姥姥带着“枣子倭瓜并些野菜”表示谢意。当她见到平儿后,先问“姑娘好”,接着又强调说:“家里都问好,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同时,刘姥姥又“装疯卖傻”,故意走泥路,逗得贾母欢心,得了许多赏赐。

三进荣国府,感恩。此次最让人感动。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刘姥姥。为了赎出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刘姥姥不惜变卖农田,不远千里,四处寻找,最终收养了巧姐。

在那个“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时代,刘姥姥和贾府的贵族们天然就是不平等的。与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她不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也不会像众女孩一样精致打扮。黛玉取笑她是“母蝗虫”,丫鬟们看她摔跤忍俊不禁,连她都笑称自己“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但是她的每一次出场便使读者难以忘怀。我欣赏她骨子里透露出的平凡朴实,眼中的目光都是清澈明了的模样。也许很久以后我们会记不起十二钗各自的华丽,却不会忘了园子里这个独作一枝花的刘姥姥。不会忘了她的窘迫、滑稽,不会忘记她的坦诚和感恩,更不会忘记她的“真我”。

曹雪芹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富有的,贫穷的……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们的国家已步入新时代,100年前,革命先烈就推翻了压在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亿万像刘姥姥一样的基层代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当今社会,像刘姥姥这样憨厚、感恩、坦诚的人亦是随处可见。2020年抗疫期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那些农民工不分昼夜,不畏生死,仅仅七天建成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抗洪期间,庐江消防大队指导员陈陆为了执行抢险任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18年排雷期间,英勇无畏的杜富国,在云南排雷行动中为了保护战友,挺身而出,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这些都是“真我”的集中体现。只有“真我”才能不顾一切,传承着华夏文明和中国精神。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个“真我”的恒心,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奉献自我!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红楼梦读后感700字 读《红楼梦》,品林黛玉作文600字 泪洒红楼 读《红楼梦》有感1500字 读《红楼梦》有感900字 《红楼梦》读后感450字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读《红楼梦》有感300字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推荐热门作文

金陵十二钗之一 西游记读书感悟700字 世事浮沉,我独我 ——《红楼梦》读后 凄缘红楼 悲叹红楼,堪怜咏絮 观红楼一梦,思沧桑岁月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黛玉葬花——落红更护花 一世春秋,梦落红楼 血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