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 >

品昔日红楼,留千古余香

作者:朱安  时间:2021-08-15 12:18:31

品昔日红楼,留千古余香

纵观古今,文学佳作或名满天下,流芳百世,犹如纯酿,沁人心脾;或默默无闻,不见经传,却恰似一汪清泉,永润心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用尽一生终成巨著,跨越千古仍留世间,南柯一梦世家兴衰,家亡血史铸就红楼。曹雪芹用他心中无尽愤懑,以血为书,使得《红楼梦》跨越千古,依旧清香满溢。

品红楼,品的是当时社会的昏暗,腐朽和荒唐,无人相信曹公文中所写,“弥天大谎”之说强加于《红楼梦》之上,炼石补天更是无稽之谈,作者的愤懑之情被这暗无天日的社会点燃,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将无尽的愤怒化为动力,埋头奋笔,不闻他人评论,最终写成红楼巨著。这便是书中所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任他世间黑暗污浊,唯我一泓清泉,终将荡涤污邪,换来万世清明。

再看红楼,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更加值得回味。全书共计人数达七百多人,古代帝王就已有二十三人,加上人物的前世今生,共有九百多人。大观园中的人物更是交错互杂,每个人物都与彼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却又性格分明。使得整本书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多彩,让人心神驰往。无数人物更是构出整个故事的框架体系,围绕其展开故事线索,引人入胜,成为《红楼梦》中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何为红楼?是那刻骨铭心的爱恋,亦是矢志不渝的守候。听到贾宝玉要和薛宝钗成亲,林黛玉便与其大吵一架,最终等不到宝玉就先病逝,宝玉虽和宝钗成亲,却终绝望,将通灵宝玉与其陪葬,又在寺庙之中为其守灵。何为红楼,是那是那勾心斗角的算计,亦是雪中送炭的关怀。晴雯和袭人为争第一姨娘的身份明争暗斗,最终袭人挣上了姨娘,晴雯却因被赶出去而惨死家中。而宝钗在看到黛玉旧疾复发时主动提供燕窝为其养生,使其身体相对的好转。何为红楼?是那雍容华贵的大院,亦是家破人亡的悲哀。贾府一度繁荣似锦,最终也不过是“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子孙流散的下场,从万族之巅落到颓败不堪,不仅仅是贾府的族人造成,更是封建社会昏暗无情的产物。红楼之高,在于其文学艺术超凡脱俗,高于常处;红楼之宽,在于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向往;红楼之重,在于其内涵情感丰富多彩,却又难以捕捉;红楼之广,更是在封建世界中寻找到别人不具备之精神,不为时代所接受,却可影响后世,发人深思。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初读红楼,读的是风花雪月,你情我浓。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使世人向往,却又因缺少魄力而望而却步;再度红楼,读的是柴米油盐,琐碎美好。明争暗斗却又不乏相互扶持,雍容华贵的生活也就变得简单平凡;三读红楼,读的是人间百态,时代变迁。繁华一度最终也化为焦土一堆,大起大落却又是时代所驱,使我们惋惜之中却又夹杂庆幸,倘若我们生活在似囚牢般的大观园中,如何保全自我,孑然而立呢?

《红楼梦》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结晶,更是时代更迭的产物,它使我们看清封建社会的悲剧,让我们活在当下,向往未来,不被污泥沾染,永留一颗纯洁之心。红楼屹立文学古坛,亦如明灯照亮前路,又如山峦支起苍穹,无数学者为其沉迷,千古遗香,永叱天地。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红楼梦读后感700字 读《红楼梦》,品林黛玉作文600字 泪洒红楼 读《红楼梦》有感1500字 读《红楼梦》有感900字 《红楼梦》读后感450字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读《红楼梦》有感300字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推荐热门作文

金陵十二钗之一 西游记读书感悟700字 世事浮沉,我独我 ——《红楼梦》读后 凄缘红楼 悲叹红楼,堪怜咏絮 观红楼一梦,思沧桑岁月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黛玉葬花——落红更护花 一世春秋,梦落红楼 血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