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有幸读完了冰心奶奶的《小桔灯—冰心精选集》一书,心中感慨万千,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点题之作《小桔灯》。顺着文字铺开的小路,我的思绪再次被带回那个战争年代......
《小桔灯》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说的是作者去拜访朋友时,无意中结识了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在帮助小姑娘打完为母亲求医的电话之后,临时兴起去拜访小姑娘的家,看到了她一家生活的艰辛,也感受了小姑娘的镇静和顽强。在作者离开时,意外收到女孩做的一个小桔灯为她指路。
整篇文章不长,甚至没有我日常看的中长篇小说那样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是短短的篇幅却让我深深感受到主人公的美、懂事、能干和坚强。文中字句无不传递着“爱与坚强”。
首先是孩子对父母的“小爱与坚强”。“门口的碳炉上放着一个小小的砂锅......”“红薯稀饭—这是我们的年夜饭......”八九岁的年纪,在父亲消失不见的情况下,却不哀怨不气馁,和妈妈相依为命,而且像个小大人一样撑起整个家、照顾妈妈,一碗红薯稀饭作为年夜饭也不抱怨,内心是何等的强大!这让我想起我以前读到过的“小萝卜头”的故事,同样是小小的年纪也很早懂事,在艰苦的环境下自强不息、面对困难;而反观我们这个年龄时,时代的变迁让大多数的我们还像是温室花朵,不能脱离爸爸妈妈的照顾,有的甚至是大哥哥大姐姐,都觉得被照顾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像个巨婴。古代文学中就有很多孝顺父母,表达儿女对长辈爱的事例,比如《论语》中的“子路负米”、晋朝王祥的“卧冰求鲤”等,我觉得我们应该传承这种孝顺的中华美德。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大爱与坚强”。作者虽然不认识小姑娘,但是却热情的帮助了她;虽然素昧平生,却仍然去看望了小姑娘一家;她在面对陌生人的帮助时,无以为报,用小小的桔灯回报了作者,这小小的温暖是何等的可贵!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故事背景发生在1945年的抗战期间,主人公的父亲很可能是因为在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对地下党的肆意杀害而被迫离家的,她的母亲也是因为惨遭殴打而卧床吐血的。在这种情况下,小姑娘还能说出“她在我手的面前画一个圆圈......那时我们大家也都好了”的话来,虽然人小但镇定、坚强、珍重感情,没有用泪水面对困难;虽然灯光微弱但却向陌生人传递着温暖,真的是“大爱”了。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爱的传递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就比如今年暑假,我和我妈妈去看望了一位全盲的高考生小哥哥,成绩非常优异,被名校录取,电视台也争相报告。当问到他未来理想的时候,他说,相当一名特教老师去服务更多的类似人群。这个事例不正是也和小姑娘一样有着“爱的传递”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桔灯》的故事,我是看了又看,从小爱到大爱,或许文章中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这盏小小的小桔灯,在当时的环境中,除了照亮作者回家的路,是否还象征着黑暗社会中的光明呢?这盏小小的、充满温暖的光,不正是革命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种吗?愿小桔灯的光永不熄灭,将爱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