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今天爸爸又叫我读《弟子规》。我可是读了N遍了,曾经背都背得滚瓜烂熟,现在还读,岂不是浪费时间?如果用来玩悠悠球该多好啊!因此我老大的不愿意,可是又没办法,谁叫他是我老爸呢?!
于是我无奈地拿着书,有气无力地哼着:"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哼着哼着,几年前第一次学《弟子规》的情景又浮现出来:和蔼可亲的蔡礼旭老师笑眯眯地问我们,《弟子规》是用来干什么的呀?有同学回答是用来读的,也有同学回答是用来背的……蔡老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坚定地说《弟子规》是用来"做"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对照《弟子规》我发现我有不少地方还没做到。"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我有时只顾自己玩,对父母、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父母、老师没有打我是对我的爱护,我应该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从现在起要认真做到"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我赶紧坐好,认真的读起来。"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爸妈叫我早点起床,要么锻炼身体,要么诵读经典,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我有点懒散,有点拖拉,这其实是浪费时间,看来,这又得改了。爸爸教我"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走如风!"又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会提高学习效率,爸爸说这也是珍惜生命的表现。
而"勿畏难 勿轻略"则是鼓励我在学习中要知难而上,不要轻易言放弃,要刻苦钻研,在钻研中获得乐趣。
当读到"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时,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读的就是圣贤的书,有些同学看一些不适合的书,读这些书,不但蔽聪明,坏心志,而且浪费了读好书的时间,损失可大了。
感谢爸爸又让我读《弟子规》,从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要把《弟子规》当作我的良师益友,让它作为我生活学习的指南。
【第2篇】
同学们肯定都知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吧!但你们知道《弟子规》吗?它全文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作者李毓秀用朴实无华、压韵顺口的语言讲述了我国古代的基本道德和规范。我特喜欢!
《弟子规》里有“入则孝”、“兄弟睦”、“出则悌”、“信为先”等篇章,“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就是其中的一篇。它告诉我们,看到别人好的地方,就要向他学习,马上下决心,立志要赶上他;即使相差很远,也要立下一个长远的规划,逐渐赶上去。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见贤思齐”。
由此我想到了一件事。我从小就学舞蹈,由于个儿小,练基本功特别费劲,老是比别的同学“慢半拍”。别的同学在学“倒立”了,我还不会“下腰”;别的同学已能笔直地跨“一”字了,我还在用力压腿……最让我头疼的是那个“侧手翻”了。我生性胆小,两手着地后右腿不敢蹬地腾空,所以只能像小青蛙一样跳过去。见到同学们一个个翻得像模像样,那样的轻松,那样的漂亮,那样的“贤”,我既羡慕又着急。怎么办呢?“思齐”呗!向老师请教,向同学们学习,非赶上他们不可。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去玩了,我马上跑到基本功王老师面前说:“王老师,我想学好侧手翻,您能再教教我吗?”“好呀!老师再给你讲讲动作要领。”王老师满面笑容地说。老师耐心地把整个动作分解开,一点点让我领会,还叫来一位做得好的同学示范。就这样,我终有所悟,重新练习。一遍,二遍,三遍……当汗水浸透我的衣裳时,我已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一个侧手翻了。我十分高兴,坚定了学好侧手翻这个基本功中技巧性特强的动作的信心,继续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课间休息结束、同学们围过来的时候,我终于能稳稳地蹬、踢、撑、翻,表演似的来了一个漂亮的侧手翻。啊,成功了!我欣喜若狂。
古人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即“之”)。此话说得好,我们确实应当见到崇高的道德和品行就要“仰之”,“行之”。我想: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遇到众多的“高山”, 一定会看到特好的“景行”。我们一定要“仰之”,“行之”,“见贤”而“思齐”。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功。
【第3篇】
《弟子规》很好看。让我们体会古人智慧,不仅可以学习古文,还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懂礼貌……
这本书主要说了要关心兄弟姐妹,关心长辈,该怎么做人。
我觉得弟子规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父母去世后,守孝期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密切”。这句话让我学习到了要注意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帽子要戴正,衣服扣好,袜子穿好,鞋穿好。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当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不喜爱我们,或者对我们管教得过严厉的时候,我们还是一样孝顺,这种孝顺是最难能可贵的。
这本书提到了“孝”,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意思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每个人不管你的寿命有多长,都只不过是人们命中的河。生活似酒,人生如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我们需要伸出每一双编织美丽的未来!让爱伫立在心中,让我们拥有偕同前进的梦想,做人就是得这样,听父母的话,比如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
类似的言简意深句子在《弟子规》中随外可见,它就像是一位老师,真诚的告诉人们应该怎么与父母朋友相处,怎么与其他人相处。有确是一本令人受益匪浅的好书,对我们以后的发民是有很大的好处。
【第4篇】
其实我在生活中一直秉承“有余力,则学文”的原则,所以在街上一个和尚发《弟子规》的时候,我就收下了。我很好奇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毕竟发书的人是在现代社会看来身份比较特殊而略带神秘的和尚。
看完了书我有一丝了然,和尚所信奉的一直是普度众生,所以才免费向路人发这种教人向善的书。
在我看来《弟子规》像《三字经》一样朗朗上口,其中蕴藏着较深奥的哲理。现在一些中小学也会给学生发这本书,学生们对书中所持的主张不一定能够认同,毕竟学生们的人生阅历尚浅,但这确实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细细品读书中的句子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很有道理的想法。
看到《总叙》中“有余力,则学文”这句话时我很欣喜,有一种被认同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占据了我大部分业余时间,我对未知的渴求很强烈,我认为不知道并不可耻,但不知道还不学习是可耻的。在《入则孝》中,我很赞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两句。作为成年人,工作占去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们对父母的需求的忽视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父母是我们的亲人,他们会无条件的包容我们,而这种无条件的包容却不能成为我们纵容自己的理由。“爸,我工作忙,过两天再回去看你们吧!”“妈,我得带孩子去学舞蹈,改天再去你们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在《谨》中,我喜欢“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这两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察觉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岁月匆匆,时不我待。
《弟子规》是一本值得细细研读的书,每次重读我都有新的感触。推荐给大家,希望你也能从中受益。
【第5篇】
读完《弟子规》,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心里不由得喜欢上它。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它说: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如果父母责备你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接受。看到这些话,我惭愧地低下头去。
那天妈妈看了我写的作文,告诉我说应该选取一件事来表现中心,不要说些空话。我很不高兴。妈妈给我举了一个事例让我重写一篇。我很不情愿地去做。妈妈也写了一篇,之后,她让我比较我们这两篇作文有什么不同。我都说出来,妈妈表扬了我。可是再写的时候我仍旧写得不够生动,我哭了,心里感到厌烦。妈妈安慰了我。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一番苦心。
母亲节的时候,我给妈妈做了一张贺卡,表达了我的心意。妈妈高兴地摸着我的头夸我长大了。我偷偷地吐了吐舌头,其实,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啊。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这些话好像专门对我说的。我爱吃肉食,同时很贪吃。爸爸妈妈常为此说我,可我还是忍不住。现在我明白了,古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作为今人我还做不到吗?我和妈妈“约法三章”,决定有奖有罚。哈哈,有意思吧。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珍惜时间从此时做起。我牢牢地记在心里。“唯德学,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勿生戚。”一名学生,和别人比什么?比学习,比才艺。不要虚荣攀比。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让我们心中的爱像植物一样生长起来吧。阳光多一点,快乐就会多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