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后汉三国时期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出生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渭南县),身长八尺,约为现在的1.84米,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与书中温文尔雅的书生有些不相符。孔明自幼丧父(人生几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他随叔父诸葛玄投靠了荆州牧刘表,本来见到了亮光,可诸葛玄又死了,纯数命运多舛型的。希望破灭,他便隐居隆中,躬耕陇亩,今河南省南阳市隆中,2007年我去过那地,看了看孔明故居,地儿选择的不错,有山有水,景色怡人。后刘备三顾茅庐,亮终肯出山辅佐大汉皇叔,他一辅政,立竿见影(考核绝对评优),三把火(火烧新野,火烧博望,火烧赤壁)烧的曹操糊了不勤(方言,意为焦头烂额),取荆州,占巴蜀,终帮刘备成了一隅诸侯,与曹操(魏国书记)孙权(吴国书记)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可惜刘备大耳命薄哇(人都说大耳有福,到他这儿变了),俩拜把子的兄弟关羽张飞被害死了,他不顾孙刘联盟大局,举兵大肆进攻东吴,有点市井黑社会的嘴脸(靠,对我哥们儿下手,找摧吧,爱谁谁,爱咋的咋的,打!)。事与愿违,兄弟的仇没抱了,反误了卿卿性命,客死白帝城。碍于先住托孤,诸葛亮又辅佐了扶不起来的软蛋孬弟刘禅,率兵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六出歧山,大战司马懿,终因劳累过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诸葛亮的一生可谓是智慧的一生(已经成为智慧的化身),战斗的一生(可评为一级战斗英模),操劳的一生(可评为国家级劳动模范上天安门城楼),孔明同志永垂不朽(四川成都有武侯祠供后人瞻仰跪拜),最后挽联借用诗圣杜甫的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以上我们简单回顾了诸葛亮辉煌的一生,下面我们追寻历史的足迹,结合现代的观点,品味一下诸葛亮其人。按照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就是找缺点和不足,也希望诸葛亮的粉丝见谅。
第一,诸葛亮的虚伪和作秀。男人爱美女是天性,诸葛亮一米八的帅哥小伙,绝对能找个佳人,可他偏娶了丑女黄氏,虽然黄也有才,可毕竟太丑,是个典型的黄脸婆,而且在那个男人能纳三妻四妾的年代,诸葛亮却对黄氏从一而终,她就只爱才吗,其中不免有沽名之嫌。食也,色也,性也。按照人性学的观点,诸葛亮隐忍的太深了,过分的隐忍就失去了人性的光环。其次,孔明虽隐居隆中,但他的功名欲望没有变,所以他加紧修炼,在隆中就已经谋划了三分天下的宏图。他隐藏在深山老林,“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他有才自己不去外界宣传,而是靠水镜先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给他四外噪名,所以全世界都知道“卧龙凤雏得其一而安天下”,连东吴那么远都知道。说到这儿,让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个和他同类的人,那就是清末的曾国藩,他也是个纯粹的隐忍人性的人,也许你也曾读过曾国藩所遗著名的《家书》吧,堪称是“治国齐家”的经典之作。家书本来就应是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事,互通夫妻父子亲情,可我们的曾国藩同志楞把家书写成了孔子版的《论语》,他的家书不是给家人看的,是给皇帝和大臣书生们看的,他一心把自己雕塑成“楷模”,一心想流芳千古,升官发财,其心其意昭然若揭。可偏偏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虚伪作秀,这样的人太不可爱了!回过头来再说诸葛孔明,在那个通讯新闻没有的年代,他了解刘备吗,他知道刘备是一个啥样的人儿呀,但在那个群雄纷起的年代,他为什么偏偏钟情于刘备呢,况且那时刘备是穷光蛋一个,要兵没兵要将没将,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原因只有一个,刘备是大汉皇叔啊,这个光环太耀眼夺目了!他没有想到大汉会被晋朝所取代,他认为只有“皇叔是正统”,别人都是旁门左道。他想投奔刘备,但还要装腔作势,拉架子,他不像徐庶那么实在,直接投奔刘备。他非要等到刘备三顾茅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我想万一刘备去两回不去了,他也肯定会主动去找刘备,所以当他见到刘备,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蓄谋已久的宏伟蓝图一古脑儿的全部倾倒给刘备,哥俩儿唠了足足一天一宿,整出了著名的《隆中对》。
第二,诸葛亮的迂腐和短浅。诸葛亮保刘备没错,可他死心踏地的保孱弱无能的后主刘禅,就大大迂腐了。诸葛亮出歧山,有两次机会能把司马懿置于死地,可刘禅偏听宦官谗言,将诸葛招回朝中,错失机会,本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诸葛却不顾大局,不临机而变,过分“迂腐忠君”,犯了大忌。在这方面他远不如司马家族,一看主人不行,干脆取而代之,建立了晋朝。诸葛亮扶幼主占据西川,易守难攻,本来可借机先发展生产,修生养息,发展综合国力,可他却急功近利,千兵黩武,出歧山六次北伐,劳民伤财,造成国家元气大伤,第一个被晋所灭。毋庸置疑,蜀国的失败与诸葛亮错误的治国方略有很大关系。另外他太自负了,在他眼里只有他行,别人都不行,所以他不敢放权,事无巨细势必躬亲,诸葛亮的独裁,也造成了蜀国后继无人。这就好比一个党政班子,一把手啥都管,底下副职干部的积极性肯定没有,也锻炼不出干部。就拿魏延吧,诸葛亮从他投降的那天起,就看不上他,处处压制他,不给他重要岗位,实际上魏延的谋反,也是诸葛亮给逼的,在诸葛亮手底下干,太压抑了!再看看,诸葛亮死后的那些丞相吧,没一个能担当大任的,究其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的迂腐短浅,难怪他累死呀,难怪蜀国灭亡啊,当一个国家一个集体的命运赋予一人,失败灭亡也就快了。
第三,诸葛亮的帮派小圈子。诸葛亮在一出山的时候,他就看出来了,关羽和张飞不服他。刘关张是个集团,他知道要想占住脚,就必须削弱刘关张集团,培植自己的集团。他第一个打击的对象就是关羽,他知道关有勇有谋,必须想法设法打击他。所以赤壁之战他明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却故意激将签军令状,等关羽放走曹操,假意执行军令斩首,杀其锐气。诸葛亮让关羽独自镇守荆州,他明知关羽爱义气用事,不是合适人选,最合适的是赵云,他让关羽镇守荆州,其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不让关羽在自己身边,削弱刘关张集团的实力,二是一旦荆州失手借机整治关羽。结果关羽真的丢了荆州丢了性命。张飞为二哥报仇,诸葛亮本来可以制止他去,可他还是半推半就,结果又把张飞给搭进去了。所以刘关张集团率先土崩瓦解,剩下都是诸葛亮自己的人了,爱咋耍咋耍了,就一个软柿子刘禅无足挂齿。诸葛亮培植自己的集团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赵云,读三国,每逢重要的场合,诸葛亮都是起用赵云,目的就是为了树立赵云的威信和影响。而且时常在诸葛亮左右的人就是赵云,赤壁之战,诸葛亮安排赵云驾舟来接,刘备东吴招亲,诸葛亮把三个锦囊交给赵云,让赵云陪同,因为他知道,只有赵云最贴心,是自己的人,能按自己的旨意办事。诸葛亮培植的第二个人就是姜维,他把平生所学全部教给了他,因为姜维听话,是自己的接班人,但姜维没有魄力,没有创新,最终蜀国在他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