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散文 > 杂文随笔 >

《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原文

发布时间:2023-07-10 12:02:32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姚海军

在科幻小说发展史上,本世纪3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一段特别的日子,可谓名家辈出,佳作迭现,出版繁荣。后人称之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在以前的数期中,陆续向大家介绍了这个时期的一些重量级作家,这一期将对这段历史作一个简略的回顾。

很明显,“黄金时代”只是一个笼统的习惯性说法。就连这个时期的确切起止时间,也是众说纷纭。比如阿西莫夫就认为黄金时代起于1938年,止于1950年。他的理由是:1938年坎贝尔出任《惊人科幻小说》主编,1950年《银河》和《幻想与科幻杂志》创刊。阿西莫夫很明显地站在了传统的立场上。如果说将坎贝尔,这位使科幻的定义趋于一统的“铁腕”人物真正掌权的那一年定为黄金时代的起点无可厚非,那么将两份象征着科幻小说走向多样性的杂志的诞生看作是对一个辉煌时代的终结,就颇值得商榷了。

同样是美国著名的科幻研究者,诺曼·斯平拉德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应该是从1966年到1970年。他的理由也不无道理:科幻小说经历了“新浪潮”的冲击,才真正达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顶峰。

当然还有许多不同的提法,不过非常明显的是,每个人的科幻观决定着他在时间尺度上对黄金时代的定位。

试图统一对黄金时代的认识是毫无意义的。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不妨将黄金时代定位在30年代晚期到60年代中期的这段时间。

正如阿西莫夫所指出的,黄金时代之初的象征性事件是大名鼎鼎的科幻编辑坎贝尔走到了指引科幻小说发展方向的中心指挥台。坎贝尔在1937年成为《惊人故事》的编辑,第二年他就发动了一场革命,将《惊人故事》改名为《惊人科幻小说》。这一改变清楚地表明了他对科幻小说的重新定位——科幻小说必须更加强调科学性和文学性。

很快,坎贝尔就将当时的知名科幻作家尽数收罗到自己的旗下,如罗恩·哈伯德、杰克·威廉森、德·坎普等0与此同时,坎贝尔大力挖掘新秀,他的杂志培养出了大批一流的科幻作家,如德尔·雷伊、E·F·拉赛尔、西奥多·斯特金等等,其中包括科幻史上墨耀眼的三颗巨星:海因莱因、阿西莫夫和范·沃格特。这些作家让科幻的天空显现出夺目的光彩。许多与这些作家同样优秀的后来者,如阿尔弗雷德·贝斯特、雷·布雷德伯里、詹姆斯·布利什、C·M·考恩布鲁斯和弗雷德里克·波尔等也源源不断地加入到坎贝尔的阵营。正因为如此,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才延续了更长的时间。

伴随着作家的大批涌现,出现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黄金时代所表现出来的题材拓展现象十分显著(尽管这种拓展并没有完全突破科幻小说鼻祖H·G·威尔斯所开拓的疆界,但是对于二三十年代流行的那些科幻小说而言,这时候的科幻作家的眼界已经彻底放开了),科幻小说的题材逐渐超越了星际奇遇故事和虚构的探险故事的范畴。一些新的题材产生了:比如由超人题材的变形而来的突变体;人类与外星人的遭遇;时间旅行的悖论引发的故事等等。

坎贝尔麾下的作家基本上都是遵循科学规律创作的作家,他们对科学的关照,似乎使科幻小说拥有了神秘的预见力,呈现出无法抵御的魔性。阿西莫夫对此有如下的总结:

“科幻作家们努力在现实主义上下功夫的同时,描绘计算机、火箭、核武器,它们与十年内出现的计算机、火箭与核武器十分相似。结果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现实生活,与40年代坎贝尔式的科幻小说描绘的情景惊人地吻合。”

特别是1944年底的“科幻作家泄密案”更有力地表明了利学幻想与现实的联系。那一年旨在抢在德国人之前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正在秘密地进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科幻作家却发表了一篇科幻小说,精确地描述了原子弹的生产过程和威力。美国情报部门大为惊恐,他们展开调查,想弄清泄密的真相。调查的结果是,不存在任何泄密行为,小说中的一切完全是作者的幻想。这一事件的几个月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类似的历史事件扩大了科幻小说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黄金时代的作家并不是仅仅单纯地关注科学本身,他们在空间或者时间的范围内提出了许多涉及人类整体命运的问题。比如“机器人”的题材引发的未来人类的地位问题;新式武器的题材引发的对使用具有可怕威力的武器所带来的危险等等。

坎贝尔的贡献在于他使科幻小说以更严肃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他通过杂志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必须完成一种转变才算得上名副其实。即,科幻小说必须摆脱对杂志的依赖。这一变化在50年代得以初步完成。因此,如果对黄金时代进行细分,可以将其再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杂志的鼎盛期,50年代以后则是书籍与杂志平分天下,这种转变促成了科幻的进一步繁荣。理由很简单:科幻作家因此有了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

黄金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对科幻小说的认识的统一(这当然归功于坎贝尔的努力)。大家基本上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创作。我国的科幻研究者吴岩先生对这一模式有如下总结:

(1)必须是一个带有悬念的好故事;(2)这个故事必须与科学的发展或科学家的工作有关;(3)要有几个恢弘的场面;(4)无论结尾是乐观还是悲观,最好给人一定的思考。这种统一达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程度,如果你问那时候的科幻迷什么是科幻小说,他会非常简捷地告诉你:坎贝尔的《惊人科幻小说》上发表的就是科幻小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夏衍杂文随笔集》后记 原文及赏析 《黑色石碑的诞生之路》·作者:西蒙·奥丁 弈棋不足惧,叙事最危险 《恢宏壮丽的异色幻想曲》 宇宙蜉蝣 废土世界,人类与终结者的生存之战 《鹰啸》作者:李荣 《走进长江源》作者:吴燕子 《悼念玛丽·居里》原文·作者:爱因斯坦

推荐阅读

·写景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杂文随笔·小品文精选·名家散文随笔·哲理散文·林清玄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冰心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