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木兰诗》(爱国忧民类)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句子解析: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表现手法:运用起兴手法,以“唧唧复唧唧”声开篇,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设置悬念
修辞:“卷卷有爷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出征催促之急。
情感:“从此替爷征”表现了木兰对父亲的孝心和对国家的忠心。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句子解析:这几句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修辞:前四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
旦辞……旦鸣啾啾”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夸张的修辞辞手法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心情的急切、军情的紧迫,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
情感:“黄河流水鸣溅溅”和“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村托出木兰的思亲之情。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越过,飞过)
句子解析:概写木兰的征战生活。
句子解析:修辞:前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跃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矫健身姿。
中间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军营的艰苦生活。
最后两句运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画面描述(中间两句):运用朔气、金柝、寒光、铁衣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夜色深沉,凛冽的朔风传送着金标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的艰苦边塞生活图。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句子解析:写木兰还朝辞官。
修辞:前两句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
情感:表现了木兰不慕富贵及对家园生活的着念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句子解析: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修辞:运用排比的手法,通过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氛围。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通过“开”“坐”“脱”著”理”“出”“等动作,写出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装束的喜爱。
表现手法:“火伴皆惊忙”表现出同伍士兵的惊诧和赞叹,侧面衬托了木兰从军时的谨慎和机敏。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句子解析:用比喻作结,对木兰女粉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趣横生而令人回味。
诗词情感:这首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赏、辞官还家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中帼英雄形象,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