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恶论》
题注
儒家传承,孔子之后,孟荀分流。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孟子较为注重孔子之“德”,荀子较为注重孔子之“学”;孟子继承孔子“仁”的学说,荀子继承孔子“礼”的学说;孟子在中国的地位接近柏拉图在西方的地位,荀子在中国的地位接近亚里士多德在西方的地位;孟子近于詹姆士所说的“软心派哲学家”,荀子近似于詹姆士所说的“硬心派哲学家”……孟子提倡“仁政”,方法是“推己及人”,即自己本身应当“仁”,由此逆推,必然得出“人性本善”的结论;荀子提倡“礼法”,“礼”的目的是“修饰,掩盖”,即自身必有需要“修饰,掩盖”之处,由此逆推,必然得出“人性本恶”的结论。因此,不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是先验的,都是由二人的政治论所决定而为其各自的理论体系服务的。
正文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点评:孟子认为人区别于禽兽之处在于,人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这“四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开端,是动物所不具有的“善端”;而荀子认为,人区别于禽兽之处在于,人有优秀的聪明才力,人的本性和动物一样,甚至比动物还要“恶”,但是因为人的聪明才力,通过后天学习可以成为“彬彬君子”。但是,孟、荀都承认人人皆可为圣贤,这与孔子的主张很不同。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点评:荀子的学问有很多来源于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荀子虽然不认为礼是“乱之首”,但是,他认为,礼的本质确实是为了遮盖人的“忠信之薄”这类的“恶”的。所以他说“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礼就是“伪”的方法。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点评:荀子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即不可改变,既然有人变恶,就说明善不是人的本性。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点评:孟子说:“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荀子对此观点进行反驳。他用了类比的方法来证明孟子之说的荒谬。他说,眼睛能看东西,这是本性,眼睛能看东西这一属性是不会改变的;假如人天生是善的,那么,这种善是不会丧失的。又说“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这是人的本性,它们是不会改变的,现在人们“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是人的一种“伪装”。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
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
点评:荀子认为,礼义是圣人创建出来的对人进行改造的“工具”。就像泥巴很丑,经过陶人的“改造”就变成了精美的器具,木头很丑,经过工人的“改造”就变成了精美的器具,人的本性也是邪恶的,经过圣人的“改造”就成为了“彬彬君子”。像那些不需要经过学习就能做的事才是本性,凡是需要学习的,都属于“伪”。
参考译文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现在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的心),依顺这种本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人)一生下来就有嫉妒憎恨(的心),依顺这种本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人)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好美好的声音与颜色(的本能),依顺这种本性,所以风气不正、道德败坏就产生,而礼法制度和道德规范就丧失了。既然如此,那么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和违反等级名分、扰乱礼仪制度(的行为)合流,从而趋向于(社会的)暴乱。所以—定要有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产生推辞谦让,符合道德规范,从而趋向于(社会的)安定。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所以弯曲的木头一定要通过工具的熏蒸、矫正然后(才能)挺直;不锋利的兵器—定要通过打磨然后(才能)锋利。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然后(才能)端正,得到礼法道义的引导然后(才能)安定,现在的人们没有师长和法制,就会偏邪阴险而不端正;没有礼法道义,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是偏邪阴险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给他们建立了礼法道义、制定了法令制度,用来强制整治人们的情欲和本性而端正他们,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出发,符合正义。现在的人,得到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积累文献经典的知识,遵行礼法道义的就是人格高尚的人;纵情任性,任意胡作非为,而违反礼法道义的就是人格卑鄙的人。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孟子说:“现在人之所以学习,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不明白人的本性和人为的区别。大凡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是不可以学到的,是不可以人为做到的。礼法道义,是圣人创建的,(人们)是通过学习就能得到,经过努力就能做到的。不可能学到的,不可能人为做到的,而在于人自身(先天生成)的,这叫做本性;可以学到的,可以经过人为的努力做到的,这叫做人为。这就是本性与人为的区别。现在的人的本性,眼睛可以用来看(东西),耳朵可以用来听(声音);那可以用来看得清楚的离不开眼睛,可以用来听得明白的离不开耳朵,(所以)眼睛清晰和耳朵清楚,是不可以学到的(道理)很清楚了。
孟子说:“现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们作恶)一定都是丧失了他们的本性的缘故。”
(我)说:像这样来解释就错了。(如果)现在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脱离他(固有)的素质,脱离他(固有)的资质,一定会丧失本性。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很清楚了。所说的本性善良,是指不离开他的素质而觉得他很美,不离开他的资质而觉得他很好。(那)天生的资质和美的关系,心意和善良的关系,就像(那)可以用来看得清楚的离不开眼睛,可以用来听得明白的离不开耳朵一样罢了,所以说眼睛清晰和耳朵清楚。现在人的本性,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是人的性情;(如果)现在人(饿了)看见长辈却不敢抢着吃,这是为了要谦让;累了却不敢要求先休息,这是为了要代替(长辈)劳作。儿子对父亲谦让,弟弟对哥哥谦让,儿子代替父亲劳作,弟弟代替哥哥劳作,这两种做法,都是违背了(人的)本性而背离了(人的)情欲的;但是这是孝顺的儿子遵循的原则,是礼法道义的道德规范。所以依顺(人的)情欲和本性就不会推辞谦让了,推辞谦让就违背(人的)情欲和本性了。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有人问:人的本性邪恶,那么礼法道义从哪里产生呢?
回答说:大凡礼法道义,都是产生于圣人的后天努力,而不是产生于人的本性。所以陶器工人用粘土制成陶器,那么陶器产生于陶器工人的努力,(而)不是因为产生于人的本性。所以木匠加工木材制成木器,那么木器产生于木匠的努力,(而)不是因为产生于人的本性。圣人(不断)积累思虑,熟悉做各种人为的事,产生礼法道义和建立法令制度,那么礼法道义和法令制度,是圣人后天努力的(结果),并不是因为产生于人的本性。至于眼睛喜好(看)美好的颜色,耳朵喜好(听)美好的声音,嘴巴喜好(尝)美好的味道,内心贪求私利,身体皮肤喜好舒适、安逸,(这些)都是从人的情欲和本性中产生的;是一有感觉就自然生成的,不依靠(人的)后天努力就会产生的(东西)。那些不由感觉自然生成的,必须依靠后天努力然后才能这样的(东西),这叫做产生于人为。这就是本性和人为所产生的,它们不一样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