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经典文言文翻译 >

苏洵《六国论》翻译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04-11 13:18:46

【题注】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六国论》原是其策论集《权书》中的第八篇,《权书》分上、下共十篇,或论为将用兵之道,或论历史人物、事件,皆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抱负。《权书》虽是苏洵以在野之身所作,但据《上皇帝书》来看,其作都是针对时政而发,对于北宋的军事、外交和国策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具体的方针。就本文而言,《六国论》一开始就劈头断言六国破灭是“弊在赂秦”,全文也有五分之四的篇幅围绕着这个中心论点反复论述,不过,文章最后却以“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收束,这就令读者有了“弦外之音”的联想。文章结尾的意境开拓出去,予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揣度,再结合当时北宋的外交形势,豁然明了苏洵此论的真正用意,该论不只是单纯地停在论六国,而是更深一层地论北宋,实乃双写,可谓环扣缜密、滴水不漏。清朝学者林西仲在《古文析义》中评论说:“老泉此论,实为宋赂契丹,借来做个事鉴。以为宋有天下之大,与六国弱于秦不同,尤不待赂。其结穴全在篇末一段,感慨含蓄。”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一语道出主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正面直书)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先设疑后自答,反面提出论点)

点评:苏询论六国刚健犀利、直击要害,起笔便亮明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其他一切因素的激锐之气来聚焦“赂秦”之一点,一语便置“赂秦”为六国之灭的根本原由,这显然是偏颇甚至偏执的,但“危言”之效是让人“耸听”,这又正是文章“绝处求生”的写法,极富挑战意味,给行文造成极强的悬念感。

随后不待读者思考、捉摸,就以顶真的方式提出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文句顿生间不容发的迫促感,颇见孟子立论的那股超然霸气;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提出,同样不给读者留丝毫提问和辩驳的余地。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论据失实,韩、魏、楚战败所失土地远高于赂秦所失)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缩小性夸张,极写其小,以表来之不易)。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倍数递增,可视为扩大性夸张)然后得一夕安寝(又是缩小性夸张,极言苟安之时短)。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有限”与“无厌”,“奉”与“侵”,“繁”与“急”两两对比,尖锐而有力地揭露了屈辱贿赂的祸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贴切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化浅显、形象)此言得之。

点评:用以地赂秦,自取灭亡之事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文中长短句交错、整散有致,有 三字、四字、五字两两相对的整齐短句,又有较长的散句穿插其间,琅琅上口,富于变化。而这样的句段其实是见之于全文每一段落的,这就使得文章节奏明快、语句铿锵、笔墨酣畅。此外,文中大量夸张、对比、比喻、对偶的辞格运用,也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文势波澜起伏,论述深入浅出。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点评:用齐、燕、赵三国破灭的历史事实论述第二个分论点 。苏洵开篇统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显然与事实不合,这是论述中的罅隙,于是作者在本段正面分析齐、燕、赵灭国具体原因,又从反面作假设之词,证明齐因“五国既丧”而亡,燕、赵因“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正是“不赂者以赂者丧”,弥合了论述中的漏洞,又坚实深化了观点,使论点无懈可击。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点评:司马迁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该段以感叹起句,从语调上显示了层次的变化,申述了六国并力抗秦的可能性、必要性,总结了历史教训。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点评:借古喻今,揭示写作的根本意图,提醒北宋统治者借鉴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感情强烈,言简意赅,振聋发馈。

参考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这些土地却不十分爱惜,全(把它)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落到覆亡的地步 ,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做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咽不下。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但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来战胜它的优势。假如(我们)凭借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总评

 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奇在其专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我国唐代白居易也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六国为秦所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北宋眉山三苏也均作《六国论》,各异其趣:苏洵持“弊在赂秦”,旗帜鲜明;而苏轼认为应“重士”,强调人才战略对国家兴亡的影响;苏辙则从“势”的方面入手,认为当时六国的统治者“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只互相攻伐,予秦以可乘之机。平心而论,苏氏三父子,论人生历练,或许子不如父。至于文才,苏轼绝对胜过乃父,苏辙也不在乃父之下。然三篇同题异构的《六国论》,却是苏洵所作最为著名,何也?原因就在于苏洵选题,不是切实论史,而是借题发挥论时事。

六国灭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将六国灭亡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除了战略、策略等方面的具体原因,六国灭亡的本质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试问,若非频频惨败,谁会心甘情愿将国土双手奉上?

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宋朝统治者却没有积极抵御入侵,反而每年输币纳绢,乞取苟安。因此,苏洵这篇论“弊在赂秦”的《六国论》,可谓关注国家主权和资源,精准切题,借古喻今,因而比开掘不深的苏轼文,就事论事的苏辙文更加高明。清朝浦起龙说:“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较激切。以地赂,以金缯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读之魄动。”

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 是为了通过艺术形象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传达给读者, 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作用。正如别林斯基所说: “如果一部艺术作品只是为描写生活而描写生活, 没有发自时代主导思想的强大的、主观的激动, 如果它不是痛苦的哀号或者欢乐的颂赞, 如果它不是问题或者对于问题的作答,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它便是一部僵死的作品。”苏洵一向主张文章应“言当世之要”“言必中当世之过”,目的就是“施之于今”,他以在野之身作《六国论》,于结尾处满怀激情地疾呼:“苟以天下之大,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之下矣!”正表现了苏洵对大宋朝廷现状的极大痛苦和焦虑,这是出于对统治者的爱护, 也是对国家的忠诚。再加上其雄辩的文风——行文纵横姿肆、论断斩钉截铁、语言质朴简劲,使得情与理完美交融,造就了这一不朽名篇。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苏洵发奋的故事】 心术 辨奸论 管仲论 《六国论》(苏洵)翻译 苏洵《名二子说》翻译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鉴赏 苏洵《心术》原文、翻译及鉴赏 苏洵《张益州画像记》原文、翻译及鉴赏

推荐热门作文

《墨子·兼爱中》翻译 《墨子·兼爱下》翻译 《墨子·非攻中》翻译 《墨子·非攻下》翻译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翻译 袁枚《与薛寿鱼书》翻译 《汉书·刘德传》翻译 《汉书·刘交传》翻译 《荀子·非十二子》翻译 《荀子·天论》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