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  时间:2016-07-19 10:43:46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韵译】

我们并排走向朝廷的红色台阶,然后分别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队。

拂晓随着宫廷仪仗队进去朝拜,黄昏时浑身沾满御炉香气回归。

满头白发力不从心为落花流泪,羡慕别人如鸟入青云展翅高飞。

贤明的朝廷没有什么阙事遗漏,自己觉得谏议的奏书越来越稀。

【赏析】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757─758),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象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我们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不是么?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定了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呢?没有。诗人特意告诉我们,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怎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我们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又何须“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呢?很显然,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甫感慨“袞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棉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何庆善)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王昌龄的赠别诗大全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赏析 张旭《桃花溪》原文+赏析 张泌《寄人》原文+赏析 张祜《题金陵渡》原文+赏析 张祜《赠内人》原文+赏析 张祜《集灵台·日光斜照集灵台》原文+赏析 张祜《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原文+赏析 张继《枫桥夜泊》原文+赏析

推荐热门作文

王昌龄的赠别诗大全 清明夜 白居易 塞上听吹笛 高适 诗文赏析翻译 杜牧《金谷园》原文+赏析 杜牧《秋夕》原文+赏析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原文+赏析 杜牧《赤壁》原文+赏析 杜牧《泊秦淮》原文+赏析 柳中庸《征人怨》原文+赏析 韦庄《金陵图》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