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散文 > 抒情散文 >

季节深处

发布时间:2022-11-28 14:38:13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孙继泉

我拉开抽屉的时候,蝉静静地伏在那里,已经没有一丝躁性,我小心地把它捏起,它的翅膀扇动几下,发出低而短的叫声。这是一只昏头昏脑的蝉,一只迷失家园的蝉,它从后窗飞进来的时候,就不停地在我的书房里乱撞,叫,我半是出于爱怜,半是出于厌烦,把它放进抽屉里,在抽屉里它还是叫,我的书桌变成了一只八音盒。

在这之前,已经有一只蝉从后窗进来,如今,它已经风干成标本,放在我的书橱里。

我把这只蝉放在窗台上,我想让它吹吹风,恢复一下力气。

一里以外,是一片杂树林子,杨树、槐树、柏树、樗树、桃树、梧桐……在围墙根部,还有几棵桑,已有碗口粗细,这个时候正结了一树红红的桑葚,被鸟吃掉一些,自己落掉一些。桑一般没有人专门栽它,它长得很慢,能栽树的地方都栽上了成材快的树,桑都是自己出的。在乡下,你随便将谁家的一棵幼小的桑树折断,用它抽驴打牛,没人和你计较。许多日子过去,桑在某个角落悄悄长得粗大,别人就不能去动了,桑质轻、韧,做扁担的好材料哩。

这片林子里有多少蝉,没有人能说得清,夏日的正午,你走进林子,随意晃动哪一棵树,都会惊飞十几只或者几十只蝉,它们四散奔逃,有的遗下一泡尿来,躲不及就会浇在脸上。一次我猛地跺了一棵杨树,蝉们四处逃窜,我只数下了往东往北两个方向飞去的蝉,共13只。

林子后面就是岗山。山脚下,是勤快的人开出的一方方荒地,种着花生和地瓜,地瓜已拖了很长的秧,秧的根部是深绿色,梢部是浅绿色。昨夜下了一场雨,我想那段浅绿色的半尺长的秧子肯定是一个雨夜生长的。往上,有石砌的盘山路,凹处生满了野草。路沿石上贴着几棵蒺藜,几日前,还顶着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如今却已结实,用手摸一摸它棱状的果实,硬硬地有些扎手。一块卧在那里的巨石,中间裂了一道直直的纹,像是用剑劈的。就在这条纹缝里,生出一溜小草,密密地像是要把分成两块的石头缝合。谁拔下的一把草放在石头上,草上的泥土被雨水冲掉,散着白色的根须,它们的梢子却微微翘起,试图慢慢站立起来。路两边及至更远的地方,便是满目景芝了,景芝正开了紫白色的碎花,有不少被雨水打落,洒了一地落英。还有拉拉秧,将没有生长植物的地方填满……其实拉拉秧山上并不是很多。平地上多。你到田野里看一看,路边,沟边,河边,甚至河道里所有没有水的地方,拉拉秧一丛一丛,将所有的裸土覆住,那才壮观。拉拉秧可以说是夏天最野性最霸气的一种植物,如果不是人们一丝不苟地盯着,在这块地里种玉米,让那块地里长芝麻,恐怕整个平原就都长了拉拉秧了。

蝉一天都没叫。也没飞。甚至没有走离它原来的地方。我把它放在纱窗上,想让它在纱窗的小方格上走一走,一松手,却啪地掉下来。这可能是一只老年的蝉,它已经没有活动的力量。我后悔,没有将它放出去。据说一只蝉要在地下生长四年才拱出地面,在地上只能生长18天。18天,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只误飞进来的蝉,可能比在树林中要少活一天,一天,对它来说是多么宝贵。不过,它如果在树林里,也可能早被一只饥饿的鸟琢去,成为鸟的果腹之物,也许不少蝉都不能够安全地度过18天。

下午四五点钟,蝉开始活动了。我注意到它先是把两只前足蜷起来,两只后足伸长,蹬直,它的尾便慢慢地翘起来,翘得接近直角,又无力地落下来。这样反复了十余次。后来我明白过来,它是想翻一个身。这是一只将死的蝉。你注意过蝉尸吗?地面上一只只死掉的蝉,都是六足朝上,安静地躺着,这大约是它临死的最佳状态。蝉将它自己的身体翻转过来,使用的可能是它最后的仅有的力气。我的这个用高密度板铺成的光滑的窗台不利于它完成这个动作。如果在泥地上就好了,它可以借助于一个坎儿,可是这里不行,它得花大力气。我把一根铅笔放在它跟前,看它能不能用上,它没有去凑近铅笔,它的眼睛可能失明了。我索性把它捏起来,倒放在地上,它微微地扇动着翅膀,明显地感觉不舒服,我又把它翻过来。

七点,我去看蝉,蝉一动不动,它死了。它最终都没有翻过身去,它在痛苦中死去。太阳还很高,从后窗照进来,照不到伏在前窗窗台上的蝉。

代表夏天的东西有多少?蝉、蛙、草、树、雨。缺一样,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夏天。它们是夏天的旗。在一个夏天里将出生多少只蝉,多少只蛙,多少株草,一棵树会生出多少枝丫,一场雨会催发多少生命,无法计数。但,缺一株草,大地将缺少一抹嫩绿,缺一场雨,空气中就缺少些许湿润,缺一腔蝉鸣,夏日的混响都不够浓烈……一只蛙的夭折就会使一个夏天出现残缺,每死掉一只蝉,夏天都背我们迈出一步。

夏天,你到林子里去,树木旺长,草茂密,可是,你蹲下身来,地下,不少昆虫已悄然谢世,它们翅膀上的花纹还那么美丽。一棵好端端的树,不久前还是那么蓬蓬勃勃,如今却陡然枯掉一个枝杈。大约这个枝杈的生发原本是一个错误,或者这个枝杈所指的方向在拒绝这棵树。还有的整棵死去,你看不出它死掉的原因。一个活得好好的人面对一棵站着死去的树,总会心生感伤。

整个田野都是这样。掀开几个阔大的叶片,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一串果实,但是,在你歇息的地头上,却散乱着一堆白花花的鸟或兽的骨骸,它们的皮肉被强者吃掉,或者烂进泥里。一条穿越玉米地的柏油路上,一条蛇被车轮轧扁,它的花纹鲜亮清晰。河湾里,几座新坟堆起,插在坟上的纸花被急雨冲洗得褪掉了颜色。不久前,如今埋在坟中的人还肩扛一把铁锨,从这里走来走去,心里想着一些美好的事情,或者,哼着一首曲子。等到秋天庄稼砍代,坟丘暴露,它上面的青草已经能够供野兔藏身,新坟变作旧坟。有些东西在亢奋的季节里猝然死去。有些东西在冬天茫茫大雪的覆盖下静静地生长。这些事情像大地的秘密,完成在季节深处。

丢失的田野

孙继泉

大地上如果突然丢失了什么东西,大概再也找不回来了。譬如一棵树,一只蜥蜴,一朵小花。

我亲眼目睹着一片果园从这块土地上消失。这片果园夹在一条乡间土路和一条小河中间,路在它的左边,河在它的右边。园子中间傍路有一座砖头小屋,屋前是苹果和山楂,屋后是桃。我是有一年来地里看麦子的时候发现它的,当时它那一片炫目的桃花吸引了我。从那个时候起,我每一次来麦地的时候都从这片园子旁边经过。冬天和春天,一般都碰不上园子的主人。初夏果树坐果以后,主人就把家搬到了那个砖头小屋,一直住到把树上的果子全部摘净。他们是一对朴实的农村夫妇,他们在小屋旁劳动,他们的孩子放学回来就伏在一个木头杌子上不声不响地写作业。两年前我还来采访过这个小果园,男主人到屋后摘下一小筐青翠的肥桃,一个劲儿地让。他拘谨地笑着向我这个由村长陪着来的记者“回报”这片果园的收入,那个数字要比承包耕地高出许多(谁知道他的话是不是真实)。他说这个果园他包下二十年,跟村里签了合同……然而,这才几年,这片果园就遭了灭顶之灾。我走近那片果园的时候,这里黑压压地站了许多人,路旁还停着两辆没有熄火的拖拉机。果园里的果树已被锯光了。他们先用锯把树的长长的枝杈一根根锯掉,暂时码在果园的四周,然后拨根儿锯下几根比较大的主干(这是一些上了年岁的老树),再单独挖出它们的老根,装上拖拉机运走,随后用推土机将挖出的大坑推平。推平之后的果园平平展展,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如果走过来一个生人,他根本想不出这片地上曾经长过什么……果园没有了,孤独地孑立在园子里的那间砖头小屋我想用不几天就会从这里消失。如今这座小屋好象弱不禁风,我想它肯定经不住推土机轻轻的一触。我在人群中没有找到果园曾经的主人。我不知道现在他在哪里?做着什么?但我想象得出他现在的心情。如果哪一天在地里碰上他,我还是能够认出他来:他个子不是很高,长得很敦实,微黑,给人的印象是比较老实,劳动以外的事情他知道的不多,有时候还显得有点儿腼腆。

离果园不远,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它是从一条大路上生出来的,它的末端通到一条大河的河堤。原来这条小路不是多么平坦,路面上长满了茅草,小路上有时走着下地的农夫,有时通过一队队羊群,一只羊儿不时地停下来,拿嘴啃几下地上的茅草,被牧羊人一声呵斥,它紧走几步,跟上了前边的队伍。走人走羊的地方茅草照样生长,一年又一年不见长高也并未矮化。路两边是高高的白杨,每一棵都有好几掐粗,夏天经常从这一丛树冠里飞出花喜鹊,嘎嘎叫着飞向远处。啄木鸟在高处咚咚咚地敲着树干,听见动静先是停了敲打,接着扑棱棱就飞走了。秋天杨树落叶的时候密密地在这条小路上覆了一层,好长时间都没有人动它,有回村的羊从上面趟过,把这层树叶弄得有点乱,但是风一吹,又把它抚平了。人的双脚踩在叶子上面软软的,伴着簌簌的轻响。秋暮有多少黄昏我推着脚踏车顺着这条小路走,一直走到河堤上。现在那两排粗大的白杨都没有了(这肯定是去年冬天一帮有邪劲的人干的,那个领头的很早就已经盯住了它们),代之的是两排拇指粗的杨树苗,树苗排得整整齐齐,它的下半身刷上了白色涂料。路比原来显得宽了,平了,也直了,路表铺上了一层细软的沙土。我从上面走了一段,路面上印满了羊的杂乱的蹄印和自行车的辙花,杨树的树桩留在路旁,像一只只瞪圆了的质问的眼睛。两排杨树会慢慢长得粗大,路面也会变硬,小路会生出新的风景,只是原来的那条小路,那条许多年的小路却永远地从这里丢失了。

回村照例经过那个护林房,那个护林房住着一个老人,原来我以为他是个护坡的,村里有着他的真正的家。后来才知道他一年四季都住在这里,冬天在这里,春节也在这里,这里就是他的家,他只有这么一个家。夏天我几乎每天都从他的门前经过,就经常遇上他从村里刚刚回来,他插好自行车去开门,车把上总是挂一把长长的豆角,他的自行车已锈成褚黑色,谁知道它驮着主人走了多少路。更多的时候是见到他坐在屋山头吃饭,有时候是用茶盅喝酒,有时候是捧着一个粗瓷大碗,吃饭的时候他一般都光着上身。如果不是正吃着饭,他的嘴里准嚼着一支老式的漆黑的装旱烟末的烟斗,表情漠然地坐在石渠上。这种烟斗已经很少见到了,印象中他是我十年中见到的惟一的一个端着这种烟斗吸烟的人。我想他一准是村里的一个鳏夫,他嚼着烟斗的时候大概正回想着那些甜蜜的或者酸涩的往事。很长时间以来,因为住着这么一位老人,我觉得这片田野特别亲切,特别温暖。我想那些在夏天玉米长高以后从这条路上夜行的人一定也感到特别安全。只是我觉得老人该养一条狗,不然的话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在大雨如注的黄昏,在北风呼啸的清晨,在大雪飘飞的白昼,有谁给他做伴?如今,那位老人也不见了。在这么短的一段时间里,这片田野上怎么一下子就丢失了这么多东西。我忽然觉得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的确有些怪异。我先是看见从护林房檐下伸出来的一截铁皮烟筒没有了,近了才看到原来没有注意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小窗户成了一个黑洞,在卸下它的时候还扯下了一溜墙皮,带掉了窗边的几块红砖,可以想见干这件事的那个人使了多少没用的力气。在原来窗子的下面,那片用黄色涂料刷过的墙上,赫然写着三排石灰字:供肉狗/兖州肉狗总场供种回收/电话×××××××。如果这个时候走进这间小屋,肯定尚能闻到老人留下的气味,这种气味不是哪一样东西生发的,那是他的不大常晒的被褥、洗得不勤的衣服,他过冬的咸菜,他的那辆破自行车以及他在屋里生炉子做饭混合而成的。只是人已经远远地离开了它。大约为了证实一下是否真的就有那样一种气味,我把头从那个黑洞里伸进去,结果却发现这个小屋出奇的狭小,我想这个时候如果让我重新将老人的床铺、锅灶,他的桌凳、自行车一一摆放到这个小屋里,无论如何我也做不到。这座小房子以后还有什么用途?大约是这么两种:供遭了急雨的人护身;供过路的人解手……直到它再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仔细想想,这片田野上还丢失了哪些东西?当然还有。在途经果园的那条小河的上游,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水湾,每年河里水大的时候,水流就在这里回旋,时间长了,这里形成了一片水泽,生出茂密的苇子和蒲草。前年秋天,我在这片水泽旁还看到三只野鸡,它们扑扑拉拉从一片苇丛飞到另一片苇丛里,它们展开的翅膀美丽异常。当年冬天,这片水泽却被高高的围墙圈起来,围墙的外皮泥上了一层灰黑的光滑的水泥,一副要干正经事的样子。从门缝里望进去,那片水泽的中央掘出了一个大坑,当初我以为有人想在这里养鱼,可是两年过去,这里还是老样子,门上整天挂着一把大锁,我想时间长了,那个拿钥匙的人恐怕不容易开开它。从那个时候起,在这片田野上,我就从来没有见到过野鸡。而那条小河也没有再流过水,现在河底都被人们整平种上了麦子。

这几年,我常在这片田野上溜达,每年的夏秋季节,都惊喜地发现野兔和蛇,但去年一年,我都没有见到过蛇,我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到它,虽然我和许多人一样,从心里惧怕那种爬行动物。我想,一片田野如果连野兔和蛇都养不住,那才真正让人害怕。

丢失了东西的地方肯定会被另一种东西填充,但这却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质地。让我们痛心的是,这些新的替代物从来都没有叫我们满意过。

鲁南观察

孙继泉

篱笆

做篱笆用什么材料的都有——木棍、树枝、竹竿、秫秸、玉米秸、向日葵杆、铁丝、尼龙绳、碎布条……篱笆做出来,也没有统一的样式,高的矮的,厚的薄的,留条缝的,编出菱状花孔的,密密实实的几乎没有。篱笆看上去很柔弱,却惊人的坚实。要想毁掉一截篱笆,比动手推倒一面砖墙都难。它似乎把许多东西隔开了,我却发现它什么东西也挡不住:风、阳光、毛毛虫、小鸡、野兔,都可以顺利地通过。一棵草本来长在篱笆里面,却把颈子伸到了篱笆外边,好象篱笆根本不存在似的。

在鲁南乡村,你找不到两条完全相同的篱笆。篱笆是种田人即兴创作的,是他们的一件件作品。每一条篱笆,都基本上反映着主人的心性。正因此,篱笆成了鲁南乡村的象征和标志。

我曾经见过一个做篱笆的。他是个中年人,个子高大,手掌粗糙,表面上看并不适合做这种细活。他做得非常仔细。他把从家里运来的材料从一辆三轮车上卸下来,整理了一番,想好哪些东西该用在什么地方,然后他把要做篱笆的地面扫干净,以便在那里施工。他先用几根粗大的木棍做了个支架,随后再用细树枝填满支架的空隙。为着在空隙里编出一个满意的图形,他把弄好的篱芯拆了编,编了拆,反复了四五遍,让在一边看的人都有些躁得慌。一段篱笆做成后,中间的地方有点向东歪,他用眼一照就发现了,马上过去弄,弄了一阵子,回到头上用眼照一照,直到笔直笔直。他是一大早就赶来的,做好一条长约二三十米的篱笆,已经太阳偏西了。他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却把刚做好的篱笆左看右看,简直不想走。也许他担心离开之后,他的篱笆会被一阵风刮走,或者被人毁坏。

一段篱笆不用了,很少有人立即把它拆掉。这个时候,那个当初做篱笆的人还真有点舍不得。多数的情况是篱笆就在那里站着,直到它慢慢朽掉。

拉拉蒿

幼小的拉拉蒿颜色浅绿,略微透些灰白,会叫人想到山里少年枯黄细弱的头发。慢慢地,它变为深绿,长出长茎,茎顶开出米黄色的花朵,使大地一下子生机起来。

鲁南这个地方,春天长得最盛的野草就数拉拉蒿了。路边、沟畔、堤坡……它们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裸土。拉拉蒿还丛生在麦地里。要判断一个人懒惰或是勤快,看看他的麦地里有没有拉拉蒿,有多少,就知道了。

立夏的时候,拉拉蒿已发出许多分枝,如一棵幼树,每一个枝条上都结出一束束长条状的籽荚。叶子一片片脱落,籽荚一天天饱满,在阳光下变黄,发白。拉拉蒿老了。村里的人将它掳去当作烧柴,也把它的种子带走,落到更广阔的地方。

漂移的村庄

村庄不是像一只木楔一样牢牢地嵌在一个地方。你如果细心地观察一个村庄,就会惊讶地发现在漫长的岁月中它像一片云一样漂离了原来的地方,向南,向西,向西北,向偏东北……方向不定。

使村庄向前迈出第一步的是村里的一个后生。很早以前他就看好了村外的一个地方,许多年默默的劳作都是为了心中的一个设想。等他终于攒足了力量,就毅然抛弃了父辈为他置下的老宅,在那里安了家。接着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于是,像一只蜈蚣渐次迈动了每个体节上的双足,村庄开始缓慢地向前走动。

牵引一个村庄的是什么?一条路,一道河,一片茂密的树林,一块肥沃的土地,抑或一个神秘的昭示。

不说话的树

香椿这种树,我再熟悉不过。小的时候,我家有一片香椿树林,大约有40多棵香椿树,哪一棵都有好几掐粗。香椿树每年都裂开一层老皮,老皮慢慢地脱落下来,被我们当作烧柴。树上有一种昆虫,总穿一件镶着红色斑点的美丽披风,捏住它的双翅翻转过来,就会看到它淡黄色的腹部总是油鼓鼓的。我们都叫它“花大姐”,至今我也不知道它的学名。

直到现在,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在我所认识的树当中,只有香椿树是不开花的。在鲁南这个地方,什么树不开花呀?柳树、杨树、桃树、榆树、槐树、樗树、梧桐、楝子、石榴……都开花。惟独香椿不开花。

我在一篇名叫《为乡野祈祷》的散文里写过“花是树的语言”。多数的树都在春天开花,那是它们在交流和倾吐。香椿是种不说话的树。

不说话当然有它不说话的原因和理由。我一点也没有因为它不说话而觉得它有什么不好,也许它更让人同情和感动!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掰下它的叶芽,它却什么也不说。

人与树

你看,一棵树多么值得让人尊敬:它默默地站在那里,从大地上吸取营养,但并不言谢。 有人给它浇水,呵护着它,使它避免了许多灾难,它也不言谢。到了适当的季节,它就开花,不是为了给谁欣赏,也不为其它,因为它要开花。秋天,它结了一树果子,它不知道自己的果子将惠及哪些具体的人,它觉得都一样。它也不需要任何人向它言谢。如果没有人来采摘,它就把果子甩下来,还给大地。

只有最优秀的人,才可以把他比作一棵树。

一只喜鹊

我是在一个被污染的河湾处遇上那只喜鹊的。当时我顺着堤路向前走,一边看着苦菜和地黄开出的黄的、白的、红的花朵,它在小河的那边,从一棵杨树飞到另一棵杨树,跟着我往前走。后来我走进了麦地里。让我惊讶的是它还在跟着我。我走的是麦地中间的一条小路,麦地的左边是一溜水泥杆擎着的电线,右边是一排杨树长在拐过来的河堤上,那只喜鹊就忽儿从东边的电线上斜着飞到西边的杨树上,接着又从西边的杨树上斜着飞到东边的电线上。大概它单飞的距离总有一个限,所以它飞一阵儿总得找个歇脚的地方。在每次经过我头顶的时候,它都嘎嘎地叫上几声,我不知道它是向我说出一个预言还是向我祁福。这样直到它陪着我穿越了一块几百亩之广的麦地。我是穿着一件蜡染的Т恤走到地里去的,最初大约是我身上的这个图案吸引了它。不过我想能够吸引它的原因也许是这么两条﹕它把我当作同类,引起了它的兴趣;它把我当成异类,感到了惊惧和威胁。

在我走出那片麦地准备返回的时候,那只喜鹊声形俱隐,不见了踪迹。

一条狗和一个人

我在果园里发现了这么一条狗,实际上,是它警觉地先发现了我,汪汪汪对着我叫,它被一截铁链子拴在一块石头上。我站着看了它一会儿,它就不叫了,只静静地和我对视。这个时候,我看着它的脸廓,忽然就想起了我认识的一个人,因为它(他)们的确十分相像——朴实后面的精明,善良背后的凶狠,平静遮掩不住的骚动……我不知道这条狗的家族和那个人的家族有什么渊源。拟或这是一种神示。

会飞的鹅

鹅长有双翅,却不会飞。小的时候,我以为鹅的翅膀是为着增加在水中的浮力而长的,因为我看到鹅在水里展开双翅的时候游走得最快。前几日,却听说瓦曲村有一只会飞的鹅。这只鹅每天早晨被放出鹅圈的时候就拍拍翅膀飞走了,天快黑的时候又从远处飞落到院子里。饲养它的是村里的一个鳏夫,它不知道他的鹅每天飞到哪里去,心里就很纳闷。我想这件事首先得告诉地方电视台,可不几天又听说那鹅有一天被鳏夫捉住,他骂骂咧咧地把鹅杀掉,吃了。我问它骂了些什么,那人却不知。

在同一个地方出现的野兔

这件事是妻子讲给我的﹕一天晚上,她的弟弟用摩托车驮着父亲从镇上回家。快到村口的时候,弟弟突然看到一团东西从沟里跃出,轻轻地撞了一下摩托车,弟弟把车停下来,发现是一只野兔慌乱中钻进前轮的辐条中间,被活活挤死了。野兔已是皮肉相绞,血肉模糊。“怎么这么巧?”他们嘟哝了一声,就走了。第二天,他们又从这条路上回家,叫他们惊奇的是,就在头天晚上绞死野兔的地方他们又看到一只野兔。当时那只野兔静静地蹲在路的中央,像在专门等着他们。摩托车在离野兔两米的地方停下来,这时野兔就往前走,弟弟想追赶,被父亲制止了。可野兔走几步又停住,两眼瞪着车灯,不走了。父亲叫弟弟关闭了车灯,嗷嗷几声把野兔轰走了。回到家里,父亲说,如果跟着它走,必定是一个灾难。

父亲现在死了,死的时候仅50岁。他躲过了那一个灾难,却没有躲过另一个灾难。

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性子,鱼、鹳、虾、蚌、泥鳅、鳝,有的在深水里,有的在浅水里。记忆中鲁南乡间的小河里,水面上还贴伏着一种形体狭长、黑色、背上生着硬甲的东西,一纵一纵地向前游动,我们把它叫做“水钩担”。河岸上生长着旺盛的水草,河堤上生长着杂七杂八的树。这条河和那条河绝不重复。

这样的河给我们带来多少美好生活。小的时候。秋天。河湾里。水清、浅,一团一团的白鲢鱼惊惊慌慌地兜着圈子游走。我们四五个人,每人拎了一张铁锨,选好一块水面,迅速从四周打一道沙堰,在下游的沙堰上戳一个口儿,塞一把杂草,放上虚笼,然后一点一点地将沙堰往中间偎,偎到水面剩一张席这么大的时候,就能看到鱼跳了。再偎,逼着鱼儿慌乱之中钻进虚笼里。每一次,都能得到一水桶白花花的鲢鱼。至今,我都忘不了幼小的鲢鱼在老家有三种很好的吃法。

现在很少能找到这样的河了。现在的河叫人弄得河道是一样的深,河床是一样的宽,河堤是一样的高。河床上种一样的庄稼,河堤上栽一样的树,河里该有的东西却没有了。

在孔子的老家曲阜那个地方,城里的河城外的河,就都被弄成了这个样子,两岸砌上了完整的石块,近路的河床上还用花草拼成一个个再俗气不过的图案。这样看起来是规整了,但河却不是河了。

河本质上是野性的。将一条好端端的河治理、改造成一条渠,等于把一匹豪迈的花豹驯服成一只家猫。

一个人的归属

现在想一想,童年中印象最深的人事就是外婆(她的苍老、善良、慈爱、节俭),外婆所在的村庄,村庄里的树,寄居外婆家结识的伙伴……我总认为,那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源。

我父亲的外婆家在离我的出生地东北方向十五公里的地方,我母亲的外婆家在我出生地的西南方向,距离二十五里,把这三个点连接起来,可以把它作为一条对角线,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或者,把它当作一个直径,画一个圆,实际上,它并没有(也不需要)一个十分明晰的边界。我想说的是:我是这片土地的儿子,我的生命永远属于她。

辨认一个人的办法

辨认一个人当然有许多种办法。我也有一个办法,当然这只是一个设想……假如一个人和一个动物(一条狗、一只猫或者一匹马)同时陷入了绝境,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很长时间之后,他(它)们侥幸地获救了。这个时候,我们看一看这个人和这个动物分别是个什么情状,考察一下在无望的时候这个人都做了些什么,他和身边的动物发生了什么关系,这样大抵就清楚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写景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杂文随笔·小品文精选·名家散文随笔·哲理散文·林清玄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冰心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