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散文 > 抒情散文 >

《流水云南长短章》原文·zhouyanyu1 

发布时间:2022-11-28 12:49:11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zhouyanyu1 

安琪儿放暑假之前,我就对她承诺,要在暑期领她四处走走。最初的打算,是去内蒙看草原,喝马奶酒,吃手抓肉,看蒙族汉子和大姑娘的。听说今年天旱,草原未必茂盛,于是作罢;然后又想去四川一线,成都、重庆、峨眉、九寨沟,又听说正闹涝灾呢,安琪儿先自踌躇了。我便重新检索,便将目光,投向了彩云之南的云南。

安琪儿早已是小小旅行者了。她马上就过十一岁生日了,从三岁半起,每年,我都要带上她,进行两三次长途旅行。令我欣喜的是,她居然和我具备同样的特质,只要一出远门儿,全身的细胞就会精神抖擞。平日里闲居在家,我是慵懒散漫惯了的;一旦踏上旅程,就全然换了一个人,坚强,有韧性,毫无骄娇二气,被安琪儿誉为“老黄牛”。

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多了,我的耳朵还略有不适。看看身边的安琪儿,她若无其事地嚼着口香胶,一边阅读着随身携带的杨红樱的小说《神秘的女教师》,不时发出轻笑。我为她要了一杯橙汁,就不再理她,探身往舷窗外看。是因为这一趟的目的地,是云南么?反正窗外的云彩,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云彩,所谓:纤云弄巧,就是这个样子了。

飞机如一只巨大的鸟,在云朵间穿行。云随机移,变幻万千,让人的心情无端地美丽。我忍不住拿出包里的数码相机,隔着双层玻璃,一再按下快门。(图)机上的空中小姐,个个端庄漂亮,像窗外的云朵一样养眼悦人。

飞机降落南京。走出机舱,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令人蓦然想起,这里是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了。空出的位子,很快就被南京人占领,他们戴着旅行社发的小红帽,是对逃离酷暑的一次努力。在旁人听来叽喳难耐的南京话,于我却别有一番亲切。就在不久之前,我和安琪儿刚刚飞越我长大成人的地方,那里有着我的亲人。

安琪儿居然读完了那本《神秘的女教师》,飞机才在昆明机场徐徐而落。走出机场,清凉的空气,全然洗尽了印象中的暑气。彤云低垂,地面还有小小积水,映出天光云影;路坛里是鲜花,各种造型的鲜花,如同走在东海路上,一般熨贴。旅行社的包车,将我们送至世博园口,便挥手而去。

存了行李,就近找了一家白族人开的小馆,吃迟到的午餐。男主人干巴瘦小,一口蹩脚的普通话,逗得我们张大耳朵,仍是忍不住地笑。点了几样小菜,略有记忆的,一是炸干巴,是把牛肉干薄片放在油锅里炸了,再和香葱一起炒,有一股原始的膻香。安琪儿吃了一口,就皱起了小眉头;我是无可无不可的,一样照单全收。还有就是炒菜尖。云南人把豆秧、瓜秧、菜秧的嫩茎掐下来当蔬菜食用,谓之豆尖、瓜尖和菜尖。我原本是要了一盘豆尖的。男主人说余菜份量不够了,改作了一盘菜尖。视之,空心菜也。

二 

世界园艺博览园的园名,出自江泽民的手笔。这当是他最好的题字了吧?走进世博园,迎面而来的,是一座以鲜花塑成的世纪花坛。(图)举目四望,到处是鲜花绿叶,花园大道洁白坦荡,伸向不知去处的远方,又远兜远转地回过头来,成为一去一返的南道与北道。

园门口的长椅上,坐了一排花枝招展的阿诗玛。她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彝族,白族,纳西族……是这园中的导游。她们都很年青,因而美丽,充足的日照,给了她们健康的肤色,是我喜爱的颜色,阳光的颜色。

沿着花园南道前行,我们立即陷入了花的海洋。一艘高高的花船,仿佛正乘风破浪,缓缓驶来。安琪儿欢呼一声,跳跃着拾级而上,将自己放在了花船之巅。她俯视着花的地面,喊道,妈妈,给我拍照啊!(图)

一片云彩飘来,淅淅沥沥的雨就落了下来。这是“云南十八怪”之一:这边下雨那边晒。没走几步,雨就停了,新鲜的水珠挂在草叶上,晶晶莹莹,真想啜上一口。一片浓郁的南国风情迎上来,娉婷的棕榈、椰子、蒲葵、槟榔,是我们春节前去海南时看过的美景,此时又在这里重现。(图)

一条玲珑可爱的小石头路,蜿蜒地嵌在草地上。轻轻走上去,就到了蔬菜园。你见过像篮球一样大的神奇葫芦么?还有如自行车轮般大小的巨人南瓜?(图)在蔬菜园里,所有的蔬菜都来自奇异的家族,小巧如雏菊的灯笼椒,小树般高大的芋头棵……显然都不是凡品。安琪儿的每一声欢呼,都会给我新的惊喜。

百草园是一处中草药园。一尊汉白玉的李时珍雕像,左手持一枚草药,右手握锄,正是百草园的精魂所在。雕像旁边,是一株巨大的木本曼陀罗,花开洁白,喇叭状,十分美丽,有毒,却可入药。沿着石砌小径转过雕像,各色草药均挂有名牌,我们循牌而知名姓、药性,受益匪浅。想起少女时节,母亲的一部《珍珠囊补药性解》,成了我的枕畔之书,从书中学得的药性,如今只在我下厨之时,为我搭配蔬菜的冷热性情,作一个依据。

许多草药不但宜人,而且悦目。在一大束蕉状的绿叶之中,一朵硕大的金花喷涌而出(图)。看了名牌,方知她的名字居然叫“地涌金莲”。好一个“地涌金莲”!越琢磨,越是有味道。

妈妈,那边有种草药,叫“杀人”!安琪儿的大呼小叫,吓了我一跳。杀人?!居然有种以治病救人为主旨的草药,叫“杀人”?!我急忙跟随安琪儿的脚步,近前一看:哼哼,又被这小东东给耍弄了——什么“杀人”?分明是“砂仁”嘛。

绕过高约丈二、各种草药覆盖全身的“宝葫芦”,我们走出了百草园。在工艺品店里,安琪儿看好了一套白族金花服饰,五件套,由包头、小衫、背心、长裤、围裙等组成。安琪儿穿戴妥贴,立即变成了一朵小金花。(图)

世博园坐落在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内,占地218公顷,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展览基地,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园艺成果。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就在这里成功举办。这里拥有中国馆、国际馆、人与自然馆、科技馆和大温室5大场馆,国内展区34个,国外展区30个。转了一圈儿,终究乏善可陈,倒是那面巨大的山崖上,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中英文标志与会徽,在天光与云影之间熠熠闪亮,让人记起它的由来。

云南是茶的王国,最为著名的,是普洱茶。普洱茶是选用云南大叶种绿茶,经发酵加工精制而成的沱茶,时日愈久愈为珍贵。之所以称作“普洱茶”,是因为普洱为最早的沱茶加工基地,久之,则以地为名了。在《红楼梦》第63回中,贾宝玉过生日所饮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中的珍品。清代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小而团者,名女儿茶。

普洱茶的原料,与崂山绿类的灌木绿茶不同,是高大的乔木,高可入云,婆娑四溢,既可提神,又有解毒之功效,而且耐得久泡。在世博园,我们没有看到这种高大的乔木,却看到了一片灌木茶林,水雾弥漫,恍若仙境。(图)

买了两枚椰子,喝了汁,吃了蓉,安琪儿的精神又来了,一直在前头蹦蹦跳跳的,浑然忘却了这是在海拔1 900米的高原。一头大理石雕塑的大象,正与几头小象嬉戏;(图)一座船坊模样的庙宇,两位云游的和尚正对它合什而拜。(图)

花车游过来了。鼓乐喧天,美人如云,这是一天当中的盛景,也预示着一天的结束,在世博园里。安琪儿不住地向花车上惟一的小丑挥手,换来小丑一个夸张的飞吻。呵呵,世博园,我来过了。

晚上近九点。此刻的青岛,早已是华灯齐放,霓虹闪耀如星的时辰了,在昆明,却只是华灯初上的傍晚。刚刚吃下去的过桥米线、瓜尖豆尖蘑菇麻辣烫、辣炒田螺和鸭舌鸭脖子,此时正在肚子里热热闹闹地吵嘴,争着表达自个儿的老辣够劲。排档的老板娘,一位年过半百温文尔雅的当地女人,在我们辣不知味、咝咝呵气的时节,诚心诚意地笑言,越辣越香,不辣不香嘛。那辣,是真的辣,一点儿也没有拐弯抹角的辣,干干脆脆的辣,辣得毫无想象力。因此,我们急需拿水果来灭“火”。

买了葡萄,枣,和一种叫“青山绿水”的茶回来,先泡上一壶尝鲜。叶子舒展开来,怎么看,也不是茶叶的模样;啜上一小口,清苦回甘,与绞股蓝的味儿相仿佛。莫非,“青山绿水”就是绞股蓝最嫩的叶芽儿?外出旅行火气旺,喝上一点“青山绿水”,既可承接地气,又能败火,心下便坦然了。

雨,时断时续时疾时徐,直下了一个通宵。听着安琪儿甜蜜的小鼾,我的心里也甜甜的。只不知这雨,明天能否停歇?

天色微明,叫“早”的电话就来了。安琪儿睡眼惺忪,意犹未尽,也只得起来洗漱,用餐。雨仍是淅沥不息,旅行社的中巴便在雨中上路了。

路的两旁是红土,和红土之上的各色丛林。所有的植物,深黛浅绿嫩黄,一一从眼前掠过,定睛而视,从针叶松到阔叶木,这里几乎涵盖了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品种,不愧“植物王国”的美誉。

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在绿荫葱茏的掩映下,青瓦白墙的民居,显得格外清新,和谐。可以想见,在这十万里大山之间,远道而来的某一户人家,选中了一处青山绿水,扎下了第一座木楞房;然后,是另一家……渐渐就形成了一处村落,一处世外桃源。这里的民居,风格独特,飞檐,门楼,屋山头悬挂木雕或陶瓷的单鱼双鱼造型,是祈望丰年的意思。白墙上多有书画,或兰花,或青竹,或是一句吉祥之语,墨迹斐然,文气蒸然。

车到石林,雨大如泼。安琪儿换上了一件粉色雨衣,我撑了伞,顺石级而下。人众如过江之鲫,石林变成了伞的世界,五彩缤纷,像平空长出的各色大蘑菇,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石林素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之称,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方圆350平方公里,位于昆明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市区80公里。它是2亿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岩层,经地壳运动、海水和风雨浸蚀形成的“天下第一奇观”。举目四望,但见石峰林立,万峦迭嶂,千姿百态的石峰、石柱、石花、石坪、石流等,(图)犹如一片莽莽苍苍、黝黑泛亮的森林,历尽沧桑而愈见挺秀,无言地昭示着自然造化之神奇与大美。

走下俏然立于悬崖之上的观峰亭,(图)一片如茵的草地出现了,这里是被称作小石林的。几座小峰,如同从地里兀然长出一般,没着没落的,居然也就那样,屹立了上亿年。(图)一头大象,背驮莲花,甩着长鼻,正施施然向开阔处走来。(图)雨线如织,把花花草草洗得清亮,好一番春光胜景啊。

小石林的游人,较之大石林少了许多,令人忍不住喜悦地深呼吸。情人们纷纷在阿诗玛和阿黑哥相拥相偎的石崖前合影,是带着最深的祈盼与祝福吧?另有一尊被称为“阿诗玛”的著名石崖,娉婷而立,高山仰止。我避开了与阿诗玛合影的熙熙攘攘的人们。我想,阿诗玛,当是珍存于我心中的。

在石林避暑园用过午餐,我们又驱车回城,去逛七彩云南。七彩云南是云南省政府兴资打造的一个旅游品牌,有楼台亭阁,(图)小桥流水池塘,实则是一处推销土特产品的所在。

走进百年老字号的“庆沣祥”茶庄,迎门的影壁上,一个大大的“茶”字,是用上好的普洱茶倒模压制而成。“庆沣祥”茶庄始建于一七七二年,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正经八百的老字号。在改革开放之前,只有厅局级以上干部和特邀贵宾,才有权出入于此。听说,惟有百年老字号,才能拥有这样一块“茶”壁。这样的“茶”壁,在云南,也不过寥寥十二块,足可见出其珍贵难得了。影壁的背面,同样是用普洱茶压制而成的大小“铜钱”,以中国结串连一起,成为茶庄里最引人注目的焦娇之点。(图)

在“庆沣祥”,品过了陈香普洱茶、黄金贵和三七花,我们神清气爽。天空正抛洒着太阳雨,我撑起花伞,走进雨中,既为遮阳,也为挡雨。一阵香气扑来,是烤肉的香、烤玉米的香杂糅了拌米线的香,逗引得安琪儿食指大动。我们相视一笑,迎着那香气就过去了。

鲜嫩的玉米在炭火之上的网罗里,静静地受着炙烤。清新的植物气息,就从炭火之上散发出来,四处弥漫。安琪儿要了两只烤玉米,一小碗拌米线,和几串烤牛肉、鸡翅,在大阳伞下坐下来,细细品尝着属于她的幸福。

身畔的池塘里,传出鱼儿蹿水的泼辣声响。我闻声走近,发现水里居然有那么多那么多美丽非凡的鱼儿啊。我将手里的烤玉米粒剥下,洒向水面,刹那间,一群红黄蓝黑白杂然五色的大鱼冲过来,结团成球,搅乱了一池春水,宛若抽象派的泼彩油画。(图)

一只烤玉米喂完了,又买了两只,继续喂。鱼群继续扩展,远处的鱼儿不知怎样得了信,正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其中一只,白底青花,宛如一只珍贵的青花古瓷,难为人家的爹妈是怎么生养的;另一只,通体金黄,狮鼻方口,两根弯须翘然唇边,是极罕见的美丽;还有一对,一青色,无一杂鳞;一白色,如浪里白条,我便称之为:小青,小白。

不知游人何乐。在我,与鱼相嬉,已是陶然共忘机了。

坐了(准确地说,应当是“躺了”,因昆明到大理的火车全是卧铺,没有硬座的。)8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在天色微明中到达了大理。这又是“云南十八怪”之一:火车没有汽车快了。接站的导游,是位胖胖的白族金花,大家便叫她“李金花”。李金花的父亲是白族,母亲是汉族,因此,她又自称是“汉白玉”。只可惜高原日照强烈,无论怎样看,这块“汉白玉”都像块黑玉矣。

有一个成语,叫:风花雪月。岂不知这“风、花、雪、月”四个字的出处,就是大理,所谓“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也。

据史料载,在下关,一年之中,大风有35天以上,妇人骑车、步行,或有被风掀倒之例,故下关亦有“风城”之称。关于下关风,还有两个故事。其一,一位美丽的金花爱上了一个书生阿鹏,引起了南诏国王的嫉恨,就命罗荃法师将阿鹏打入了洱海。金花遂向观音要了6瓶风,想让大风吹干洱海,救出阿鹏。谁知风瓶才背到天生桥,金花不小心摔倒了,打碎了5个风瓶。从此,这里一年四季风吹不断,冬季尤烈。其二,有一天,观音化作一个老妪,背着一个风瓶过天生桥。守桥士兵不听观音劝阻,打开风瓶检查。刹那间,狂风怒吼,日夜不停的从天生桥吹向下关,一发而不可收。

有关“上关花”的传说,更是绝版。据《大理府志》记载,上关曾有一棵“十里奇香树”,花大如莲,实黑而坚,用作朝珠,又名:朝珠花,“花树高六丈,其质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应十二月,遇闰月则多一瓣,俗以仙人遗种,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以其地名之。”惜已绝种。好在白族人爱花养花,一直沿习于今,上关花依旧四季飘香。

苍山又名点苍山,以山石青苍得名。苍山的马龙峰、玉局峰、雪人峰、中和峰,即使在夏季也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有关“苍山雪”,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瘟神下凡残害百姓。一对兄妹为拯救苍生,遂拜观音学法。学成后,兄妹俩用法术将瘟神赶到了苍山顶上,又用大雪将瘟神冻死。而后,兄妹俩在雪人峰变成了雪神。从此,苍山就有了千年不化之雪。

至于“洱海月”的传说,就要美丽多了。那是有一位仙女因羡慕人间的日子,下凡来到洱海,嫁给了一个渔民阿鹏。她看到渔民生活艰辛,便将自己带来的一面宝镜放入海底,变成了一枚金色的月亮,把鱼照得一清二楚。从此,每当月出苍山,行近洱海之滨,仰望天空,玉镜高悬,水光接天,银涛万顷,一轮明月在水面随浪飘摇,令人叹为观止。

其实,我说了这么多,都是替“汉白玉”李金花说的。在这个时节游大理,风、花、雪、月,我们一样儿也没遇到,只能凭借想象,做一番风花雪月的梦中游历了。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西门北1公里处,为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王家重要的佛寺,其中最为显耀的,就是三塔倒影了。三塔矗立于山门前,(图)中间为主塔,名千寻塔,高69.13米,是一座十六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建于公元823-859年;南北各有一小塔,均高42.19米,为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建于公元十二世纪。如今,寺毁塔存,成为南诏与大理国崇佛的历史见证之一。(图)

崇圣之妙处,并非三塔,而是三塔在潭中形成的倒影。三塔的斜后方,有一湾潭水,形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仿佛上天专为三塔而设。潭水清澈见底,碧绿如玉,三塔的倒影在平滑如镜的潭面上清晰异常,令人叹为观止。(图)

因来得早,园内游人绝少。在空阔的古寺之间漫走,脚下是点点苍苔,远处是永远被云雾遮掩的苍山,那种清幽,寂静,乐而忘忧,恰如迎门而立的那座完全由大理石砌成的照壁楹联描述的那样:三塔映影映塔三,景醉客游客醉景。

在崇圣寺购得一枚葫芦丝,一上了车,安琪儿就开始呕哑嘲哳地吹起来,虽不靠谱,却也并不难听。

有同车的游人,在寺旁的特产店里买了两只大理石的围棋罐,和黑白二色棋子,即著名的“云子”。安琪儿索来欣赏。但见围棋罐状若过去老人儿使用的铜汤婆子,有盖,平滑如玉,天然的花纹无可摹拟。再将棋子取出把玩,黑白分明,温润腻手,圆滑可爱。可是,安琪儿疑惑了。她将一枚黑子对准阳光细看,原本黑玉一般的棋子,变成了颗粒粗糙半透明状的深绿晶体。安琪儿立刻用揭穿皇帝新衣的孩子口吻,不容置疑地告诉我,妈妈,这棋子不是大理石的!棋子的主人惊愕之余,也不禁把棋细观。观后,立刻丧气地同意了安琪儿的判断——那“云子”,分明是玻璃制作的赝品。

车到大理古城,一座飞檐画栋的城楼,古色古香,巍然屹立。这里最初叫“羊苴咩城”,是南诏王异牟寻由太和城迁都至此而建,时在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仍以羊苴咩城为都城。至元朝灭大理后,羊苴咩城毁于兵燹。我们所见到的大理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882年),由大理卫指挥使周能所建,后又几次扩建、重修。由于金庸的《天龙八部》,大理古国又增添了几分神奇迷离的色彩。

沿着溪水上溯,穿过种种别致的人造水景,(图)就来到了古城的第一名胜——文献楼。最初的文献楼,为云南提督偏图,在得到清王朝钦赐“文献名邦”匾后,发愿兴建,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如今的文献楼,于1999年重建。(图)楼上有两对楹联或可一记。其一为大理近代文人周仁撰写的长联:“溯汉唐以还,张叔传经,杜公讲学,硕彦通儒代有人,莫让文献遗风暗消在新潮流外;登楼台而望,鹫岭夕阳,鹤桥小路,熙来攘往咸安业,但愿妙香古国常住于大世界中。”其二为佚名氏的:“百二山河双鹤拓,千秋文献一楼存。”堪可回味。

大理古城内,另有一紫禁城,实为杜文秀帅府。(图)这个杜文秀,33岁时揭竿而起,高举反清大旗,共坚持了16年,成为云南近代史上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的反清斗争领袖。世间的事情历来如此,成者王侯败者寇。杜文秀执掌大理政权16年,最终仍然不免败于清军刀下。至于正殿所书楹联:“天生英雄,扭转中原世界;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口气虽大,却也浩然男儿气象,不由人一声叹息。

古城的人淳朴好客,令许多外国游客流连忘返,其中的一些人,便选择了留在这里,渐渐竟形成了一条“洋人街”。(图)洋人们三五成群,和当地人一样,在店铺前放几把藤椅,双脚敲击着青石板古道,晒着太阳,打发着悠闲的天光。街角巷口,女人们架着小煤球炉,在烤一种叫“乳扇”的奶制品和一种叫“饵块”的米制粑粑。这也是云南十八怪之一:奶酪做成片片卖——乳扇也;其二:粑粑叫饵块。在李金花嘴里又甜又香美味至极的乳扇,吃起来,既不脆也不甜,却有一股淡淡的酸味,糯糯的,需要仔细品尝,才能发觉它的奶香。安琪儿对它毫无兴致。她举着一个糖人儿,一路上嚼冰一般,咔嚓嘁哩的,吃得香甜。

安琪儿的金花围裙扣松了。我随便找了一家衣店,向女主人讨要了针线,刚缝了两针,一位美丽非凡的中年女人走近来,说,让我来吧。我一笑,便将针线递给了她,自己斜倚柜台,细细打量她。她身材曼妙,梳着两条栗色大辫,皮肤白晰,高鼻深眼,穿一身黑色衣裙,耳垂上有两只大大的银环,是异域的风情。她是否来自洋人街?不待我饱看,她已嫣然一笑,说,好了。低头咬断线头,将围裙递还给我。我只来得及说一声“谢谢”,她已笑盈盈地摇头,拎着两只水桶出门去了。安琪儿呢,坐在门外的小凳上,和我一样看傻了眼儿。许久,她说,妈妈,我总是好幸运噢。我听了,心下熨贴:一个知道感恩的孩子,定然是一个好孩子。

尚未尽兴,李金花已在催促了。重新上了车,我仿佛看到蝴蝶翩翩,正在周身旋舞,不禁唱起《五朵金花》的歌:“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有蛱泉之异,余闻之已久……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以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可惜我们来的不应时节。但见一个方形泉池,蝴蝶树横跨泉上;泉边的大理石上,有郭沫若题写的“蝴蝶泉”三个大字,俊秀飘逸,为泉池添色不少。(图)池畔有小舞台,五朵金花在上面载歌载舞,响遏行云。(图)至于“蝴蝶泉会”的盛景,也只能凭借想象了。安琪儿一路走,一路数着蝴蝶,并不多见,但每一只都美丽惊人。直到出了园门,安琪儿才轻叹了一口气,幽然道,只看见六只蝴蝶。我也只能摇头,与她相视一笑,权作慰藉。

很久以前,就饱听了洱海的美名。这枚“高原明珠”,因其形状似一只大耳朵而得名。高原人向往大海,把所有的内陆湖泊都称作了“海”。但在古时候,洱海是叫叶榆泽的,又名昆明川、西洱河。

洱海海拔1972米,长42公里,宽3.5~7.5公里,周长150公里,面积252平方公里,最深处达21米。登上海星号游轮,一片浩浩汤汤的大水出现了。说她是“海”,一点儿也不为过啊。海中有金梭、玉玑、赤文三岛,南诏风情岛,指的就是玉玑岛。(图)海星号停靠岛畔,我与安琪儿牵手沿曲径石阶而上,眼前豁然开朗,便是“云南福星”广场了。

“云南福星”广场的中心,是一尊立式汉白玉观音,高17.5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汉白玉雕像。(图)这是按照云南大理国时期保存下来的阿嵯耶观音造像雕塑而成,之所以称之为“云南福星”,源于美国学者海伦在其《云南的观音像》一书中,对这尊精美绝伦的观音造像的赞誉。

玉玑岛小巧如耳钉,银色的沙滩和悬崖峭壁四面环绕,丛丛硕大的仙人掌和一树成林的千年古榕,浓绿入眼,遮天蔽日。若能在岛上避暑盘桓几日,定然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可惜,我们只能是短暂停足的远方游人。

回到海星号,白族的歌舞表演开始了。三对年轻美貌的金花和阿鹏,手持霸王鞭八角鼓,攸尔如燕子双飞,攸尔又似白鹤独舞,左旋右转,抖肩,脱胯,扭腰,腾身,看得安琪儿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是好。与此同时,白族著名的“三道茶”上来了。头道茶曰“苦茶”,又叫“烤茶”或“百斗茶”;二道茶曰“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等;三道茶为“回味茶”,茶中放有花椒。安琪儿喝得一会儿皱起小眉头,一会儿又咧开小嘴巴,逗得我乐不可支。

我现学现卖,告诉她,别小看了白族的“三道茶”,里面含有很深的人生道理呢。先苦后甜,只有努力过,才会有幸福;还有,每走一段路,就应当回头总结回味一番,以便走更长远的路。(图)

“回味茶”刚刚饮下,白族的“掐新娘”表演开始了。据说,闹房的人们,都有掐新娘的权力,而且愈是掐得重,祝福就越深。如果你心疼如花似玉的新娘子,怕她经不起众人的掐拧,那么,她的婆婆就会嗔怪你,说你吝啬了。当然,掐新娘也不是掐起来没完没了的。所谓,掐一下是祝福,掐两下是加倍的祝福,掐三下,那可就是“吃”新娘的“豆腐”了。

还别说,这个度还真不好把握。因此,当漂亮的金花四处动员台下的阿鹏哥们踊跃上场过把瘾时,这些平日里你若说他一句“不像爷们儿”他准跟你急的主儿,居然从未有过的羞怯腼腆,竟无一人上台。直到掐新娘表演结束了,有人才意犹未尽地瞅一眼自己的手指,叹道,可惜了。

海星号在洱海里漫无边际地游弋,阳光正烈,无遮无拦地打下来。安琪儿的小脸儿晒得彤红,像一朵美人蕉,真是我见犹怜。(图)我们走进船舱,那里有一排金花在给人做按摩。昨天在石林淋雨受了寒,这时便请了一位金花,松松筋骨。别看这位金花长得小巧玲珑,模样儿也很端庄,手上的劲儿可真不小。安琪儿坐在一边,看我咬牙闭眼地忍受(或者是:享受?),忙问“疼不疼”?我就赶紧笑,说没事儿;她这才“哎哟”一声,看着我的怪表情,咯咯地乐了。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丽江古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

安琪儿昨天吃得香,睡得足,一路精神十足。她换上前一晚在大理给她买的绿色T恤,配白色短裙,脚下蹬一双牛皮平跟小凉鞋,头上扎一条马尾编成的独辫儿,既舒服又洒利,俨然一副富有经验的小游客形象。

车到丽江古城,安琪儿立刻被古城入口处的巨大浮雕墙吸引了。(图)这面浮雕墙风格粗犷却不失精美,从宗教到民俗,忠实地记录了纳西这一古老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图)浮雕的开端,一帧观音头像端然雕于中间,在观音两侧,既有道家的人物,亦有东巴教的人物,天主教的人物,伊斯兰教的人物,更有藏族苯教的人物形象,呈现出这个民族对宗教的敬重和多教之间的和平共融。

丽江,想一想都很美。由于金沙江古称丽水,才有了这个美丽的名字。而丽江古城,则是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的心脏。她没有城墙,依山傍水,原名“大研镇”,海拔2416米。周围青山环绕,如同一块大砚;而她两面的文笔山形似一支巨笔。笔砚俱全,正是兴文出人之地。据史料记载,这里共出过翰林二人,进士七人,举人六十余人;土司木泰是第一个以汉文写诗的纳西人。砚研同音,故有“大研”之名。从玉龙雪山流下的融雪之水四季长流,推动着入口处两架水车徐徐转动,不舍昼夜。(图)

踏着五彩的石板路渐深渐进,就到了著名的四方街。如果说,大研镇是丽江的心脏,那么四方街就是大研镇的心脏了。早在明朝,当地土司阿甲阿得归顺朱元璋,得赐汉姓“木”,史称“改土归流”。古城之所以不设城墙,便与土司姓“木”有关。你想啊,木字被围,岂非“困”字?

四方街四四方方,如同一枚知府大印,面积约400平方米,取“权镇四方”之意。但是,正如一句老话说的那样,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四方街最终没有成为土司心中的权力象征,反倒成了一个历史悠久的集贸之地。这里曾是茶马古道的商贾云集处,并逐渐衍变为边境地区的一个贸易中心。如今,还是纳西人和游客们共跳“阿哩哩”的天然舞场呢。(图040)

小桥,流水,古道,人家。(图)如果不是牢牢记得,这是在海拔2400多米的高原上,你会以为,这是在江南水乡。十城的水,源于城北的黑龙潭,而黑龙潭,又源于下龙雪山的冰雪融水。在大研镇,雪水分成了无数条水渠穿街过户,于是,那一座座古朴的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就成了古城的另一种风景。小雨时时飘洒,把五彩的石板路洗得斑斓油亮。垂柳,鲜花,和串串红灯笼,把石基、飞檐、青砖青瓦的民居,妆点得分外秀丽。(图041)

古城里有许多雕木店。(图046)那些小店既是销售点,也是制作工场,木雕艺人们习惯了现场雕刻,并不惧人观瞻。(图)最棒的一家,叫“小东巴画坊”,店主是夫妻俩,都是学美术专业的。妻子长发披离,长得并不漂亮,但气质绝佳,笑意嫣然;丈夫英拔帅气,蓄须,不多言,风度翩然。由不得人一声赞叹:真真神仙眷属也。安琪儿和我,在一家雕木小店里盘桓了好久,对兄弟俩雕制的瓢神击节而赏,又讨了水喝,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图045)

近旁的一家小店里,一位纳西大嫂正在绣作一块台布,店前悬挂的各色小包,都出于她那双灵巧的手,成为小店最好的招徕广告。(图047)在某个角落里,我们欣喜地发现了一座水磨坊,是用来磨制做粑粑用的米粉的。(图)

古城的商家里,纯粹的当地人已经不多了。倒是越来越多远道而来的外国人和外地人,将这里视为远离现代生活的世外桃源,在这里发呆,闲坐,聊天儿,打发着曼妙而短暂的时光。(图)

古城内的民居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主要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其中三坊一照壁(即正房、左右厢房、迎门有一道装饰墙)是最为普遍的民居形式。这种形式,与汉族的许多农家小院颇为神似,我在博山山村的婆家,公婆们至今仍然住在这样的一座小院里。

纳西人的木楞房现在已不多见了。其房山头的悬鱼装饰,在别处十分少见,喻意年年有鱼,阴阳调燮,五谷丰登。(图)这里的路牌,上面均有汉文和东巴文两种文字,有的还有英文。东巴教是一种从原始形态向文明形态过渡中的民族宗教,笃信万物有灵,崇拜多神。它没有系统的教义,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寺庙,却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字经典和宗教仪式,曾经在漫长的时光里,影响着纳西人的精神和世俗生活。东巴,就是东巴教中祭司的专称,均为男性,集巫、医、艺、匠于一身,是东巴文化的口承身传者。(图)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人就创造了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斯究鲁究,意思是,木石的痕迹。这种象形文字,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因东巴们用它来写经文,故而被称作了“东巴文”。在古城里,有一面“东巴文”墙。(图042)安琪儿连猜带蒙,也只看出,其中两人是在打架,一人是在舞蹈。而那张印有东巴文“幸福快乐”的卡片,确乎让人一看,就怪高兴的。(图)

安琪儿边走边吃,土豆串、鸡豌豆粉,香得她一路咂巴着小嘴巴。不知不觉中,天光黯淡下来。沿街的红灯笼陆续点亮了,古城最繁华绮丽的时刻,正在到来。

我们在丽江的地导,姓宋,是位干瘦的小伙子。纳西人称女子为胖金妹,称男人为胖金哥,是个以胖为美的民族。这位宋导,父亲是纳西人,母亲是汉人,可怜瘦得像只干豆角。我们一边叫他“胖金哥”,一边抿嘴儿偷笑。

据宋导介绍,古城大小街巷共有700多条,一不小心,生人就会迷了路。还真叫他说着了。我们最初是从四方街沿新华街前行的,胡乱穿街过巷,不知怎么,就走到了木氏土司的府邸,举首四望,俨然皇家气象啊。这木氏土司府邸,坐落在狮子山上,仿北京紫禁城之制,设金水桥,三大殿,坐西朝东,因东方属木,而且太阳和木均是纳西人崇拜的神物,也是皇帝赐给纳西人的姓。

天色已近黄昏,我们不及细看,想寻回四方街去。谁知转了一圈儿,竟然又回到了木府正门前的忠义牌坊下。安琪儿说,循着水走,就一定能走回去。我将信将疑,一路询问了许多的当地人和游客,居然有不少游客同我们一样,在城里打转转儿呢。

按照安琪儿的思路,找准了方向,我们沿着流水逆行,果真找回了四方街。饥肠辘辘,遂找到一家近水的纳西小店,点了清炒海花菜、肉丝炒鸡棕菌、烤五花肉、纳西乱炖和两盘咸味油煎粑粑,还要了澜沧江啤酒,极为香甜地吃喝起来。

海花菜是一种水生蔬菜,开洁白小花,嫩茎连花一起炒了吃,很是清香;而鸡棕菌是高山珍贵菌类,据说干品可卖到800元一斤,细细品味,果然有一种鸡肉的香气;烤五花肉外焦里嫩,回味悠长;而乱炖则与我们的烩菜好有一比,是将土豆、南瓜、排骨等用小砂锅炖在一起,是很亲切的记忆。至于油煎粑粑,原本只要了一盘;安琪儿吃了,没尽兴,便又要了一盘。

暮色如一张大网,已经完全笼罩了四方街和整个古城。远远近近的街灯逐个点亮起来,四方街上的篝火也燃起来了。身穿民族服装的纳西人和游客们一起,围着篝火形成两个大圈儿,正随着乐曲轻松地舞蹈。安琪儿经不住诱惑,也钻进人圈儿,跳了起来。

远处狮山上的万古楼,成了整个古城的最高点,在夜色中熠熠闪亮。近处的古街也以温润的灯火相互辉映,一种叫做雍容和慵懒的东西,正在古城里四处流淌。这时节,最应当的去处,就是酒吧一条街了。

去酒吧一条街,要经过一个小小的石拱桥。桥下,几盏美丽的荷灯正迤逦漂来。民间传说,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是荷花的生日,放荷灯,既是对荷花仙子的最好纪念,也是祈福禳灾的心灵寄托。

流水的两岸,只以木板相勾连,都是各色的吧。择一处灯笼高挂的吧坐下,又点了两盘小菜、几瓶啤酒,慢慢地吃着喝着,欣赏着。熙来攘往,笑语喧哗,虽是最世俗的人间凡景,却别有一番生趣和悠然。坐下未久,安琪儿和我都感觉到了一丝凉意,便与她一起走过木板,到对面的小店里买了两块大大的方形披肩,一为白色丝麻的,只写有一个东巴文字;另一块是玫瑰红色的麻织品,大花大朵,喜气洋洋。

安琪儿很爱那块白色的,把它披在身上,直达脚跟。我索性来个临时创作,为她左挽右结,制成了一袭简易的藏式斜肩小袍;那块玫瑰红的呢?我就那样随意地披在肩上,在红灯笼的映衬下,倒也相得益彰。

身后,一队刚刚从香格里拉归来的年轻人,分作男女两组,正在隔水对歌呢。“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不怕险滩湾又多喽,湾又多……”;“燕子衔泥为做窝,有情无情口难说;相交要学长流水哟,朝露哥莫学啊依哟……”阵阵激情四溢的歌声,伴随着藏语“呀咻呀咻呀呀咻(意思是,唱得好,再来一个!)”的啦啦声,直把酒吧一条街变成了一壶沸腾的水,美得直冒泡泡儿。

一位纳西大嫂挎着小篮,在叫卖白玉兰花,五毛钱两朵。我们要了两朵,以红线系了,挂在手腕上,那清远的香气就丝丝缕缕地飘浮在鼻息手腕了。对歌声歇,一位背着吉他沿街卖艺的胖金哥走近来,问我们要不要点歌。我笑,问,会唱《三月里的小雨》么?胖金哥摇头。又问,《她在哪里》呢?胖金哥再次摇头,说,我会唱《小薇》,还有《两只蝴蝶》,要不要听?我哑然失笑。那些歌,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而小薇和蝴蝶,才是属于这位胖金哥的。

胖金哥的《小薇》唱得真不错。刚刚还在对歌的人儿,这时纷纷聚拢来,为他拍照,也为他喝彩,并随了他一起唱起来。这便是旅行的妙处了。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这样的夜晚,在特定的情境中,我们都脱去的尘世的壳,回归为一个自然的人。

夜色已浓,古城里人气丝毫不见衰减。想到明晨还上踏上旅途,我拉起安琪儿的小手,向城外走去。猝不及防的,一位高高瘦瘦的胖金哥拦住了去路。我愕然停下脚步,但马上就镇静下来。胖金哥的手里攥着一张精致的卡片,在灯红酒绿里兀自发光。他略一低头,温柔地问,需要胖金哥吗?我一怔,立刻明白了,嫣然一笑却不容置疑地回答:不需要。胖金哥也不纠缠,继续前行,去找别的主顾去了。安琪儿瞪着迷惑的眼睛,不明就里地看着我,我也不解释,因为没法儿解释清楚。

第二天上了车,说与同伴听。他们还没心没肝地笑,说,可惜了儿的,多好的一场“艳遇”啊。

浩瀚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进入云南,汇合的澜沧江、怒江,在丽江城西北45公里处的石鼓镇猛然转弯,形成140多度,折头北上又东去,弯出了一个“V”字形的奇观——这就是长江第一湾。

中巴正行驶在前往虎跳峡的路上,忽然停下了。一大早在丽江接力过我们的香格里拉导游卓玛拉姆,这时挽起了她的藏裙,率先跳下了车。长江第一弯远眺之地,到了。

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据史料记载,江流急转弯的形成,是因第四纪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新构造运动,造成石鼓镇的南部抬升,成为高山,使原先沿着横断山脉向南流的长江水改变了流向,朝北流去。

卓玛拉姆是位能歌善舞的藏族女子。刚才在车上,她让我们猜她有没有结婚,我们还高喊“结了”。她的脸上有两块高原人特有的“高原红”,看上去又比实际年龄大许多。结果事实是,她根本还是个姑娘。她给我们展示了她的七彩围裙。她说,在藏族,只有尚未出嫁的卓玛(女子),才有权利扎七彩围裙呢。吓得我们全都闭口不敢言了。

一直感觉,藏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民族。他们在海拔那样高的地方,在那般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繁衍生息,若无神助,简直不可想象。卓玛说,藏族的男人,叫“扎西”,意即帅哥;而真正的男子汉,有能力、善饮酒的男人,则被称为“康巴”——“你是一条康巴汉子”,这句话,就相当于汉人夸奖对方“你是个男子汉”一样。藏族人能歌善舞,用卓玛的话说就是,从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果然,卓玛即兴为我们唱了一曲电影《红河谷》的插曲,是用藏语唱的,虽不解意,但它返璞归真的曲调,率性自然的嗓音,已经充满了异族的风采。卓玛说,因为这里没有家人,她才敢一展歌喉。“守着他们唱,他们会笑死我的。”

也是卓玛讲的,关于金沙江的传说。她说,从前有三姐妹,大姐叫怒江,二姐叫澜沧江,小妹就是金沙江了。一天三人一同共游。在旅途中,三姊妹为何去何从产生的矛盾,大姐和二姐生气地向南走了,小妹金沙江鼓足勇气,她要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为的是寻找光明和爱情。就在石鼓,她告别的两位姐姐,坚定地转身东去。

很快,车就在悬崖峭壁上走着了。有恐高的人,往窗外下方一看,那里是万丈沟壑,深不见底,立刻头晕目眩,跑到了对面的座位上来。刚刚下了一场雨,另一面的山坡上,滚落的大小石块触目惊心。终于,车子进入了停车场,停稳了。

这里就是虎跳峡。确切地说,是虎跳峡中的一段:下虎跳。她夹峙在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是中国最惊险的自然景观之一。虎跳峡的得名,相传来自下山的猛虎,在狂涛翻卷的金沙江礁石上略一顿足,就跳到了对岸。

我拉着安琪儿的小手,沿着石砌栈道慢慢往峡谷走。远远地,已听得见江涛那如雷的吼声。我是恐高的,脚下不由得颤然;倒是安琪儿,一边坚定地走着,一边鼓励我。栈道两边,许多身着民族盛装的藏族小孩,在招揽生意。一个看上去顶多四、五岁的小扎西,眉目清秀,一直在用他那奶声奶气的童音,重复着一段话:“叔叔阿姨,跟我照张相吧,只要两块钱。我快要上学了,攒点儿学费……”他一直在这样说,便有三、两个游客过去搂住他,合影,把钱塞在他的小手里。我兀自忐忑着,却始终没有走近他,听从他的呼唤。直到从云南归来,我还是忘不掉那个小扎西,忘不掉他那奶声奶气的童音。

我怎么就不能跟他一起照张相呢?!

愈是走近,愈是感觉到自然造化的神力,和人类的渺小。那水,波涛汹涌,澎湃万千,仿佛是从天上倾泻下来,劈峡而过,百折不回。骤然升腾之处,便化成了水雾。两岸的岩石如刀斩斧劈一般,与惊涛骇浪一起,两相映照,个性彰显,却别有一番和谐。想起清代一位名出丽江的诗人的诗句了:巨灵劈不到,江自破山行。无雨云常湿,如雷石乱鸣。落涛和地卷,飞瀑撼天惊。内界经流始,神功不可名。

安琪儿站在岸边,脚踏狂涛巨澜,自岿然不动,俨然一副见惯不惊的“大”将风度。她还有闲心指点江山,一副惋惜的神情,说,妈妈,为什么不在这里建一个水电站呀?这水的能量该有多大呀?全浪费了。

回到车上,我已是两腿颤颤,汗流涔涔。车沿原路返回,我早已忘却了“恐高”,一直打量着窗外莽莽苍苍的峰巅沟壑。一只细身长翅的小蜻蜓一直趴在窗玻璃上,与我面面相觑。我顿生暖意,心想,也是难得的缘分呢。车子进入一个镇子,有人背篓挎篮摆摊地叫卖山菌和蔬菜,多是黑头巾、蓝衣裙的彝族女人。问了卓玛,才知,此镇曾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马帮们多到此歇息打尖添水,也做些贸易,因峡得名:虎跳。

纳帕措的意思是,森林背后的湖。这个时节,纳帕措的雨季应当来了,大量的积水会淹没沼泽草甸,成为上千公顷的辽阔湖面。然而,我们前去的时候,她仍是一片沼泽草甸,绿色的草甸上开满星星点点的小花,白色,黄色,紫色,蓝色……玲珑可爱。

在纳帕措,最为可爱的,不是野花,而是各种飞禽。尤其珍稀的,是黑颈鹤。据专家统计,目前世界尚存的黑颈鹤只有1000多只,被联合国列为濒危物种。美国鹤类基金会饲养了世界上现有15种鹤类中的14种,惟独没有黑颈鹤。在纳帕措,1999年统计,黑颈鹤已达150只。除了黑颈鹤,这里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雁、鸭、鹤等,布满整个沼泽。

过去,这里曾是猎人们的乐园。自从被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之后,枪声消失了,每一个孩子,都会用警惕的眼光盯住带枪的陌生人。

安琪儿跃跃欲试,要骑马扬鞭过草甸。长时间的旅程辛劳,令她看上去不那么精神抖擞了。我用额头碰了碰她的,不知怎么,就是觉得她的小脑门儿比我的热,说什么也不让她上马。事后证明,是我过敏了。她噘起小嘴巴,不说什么,也能看得出,她对我的判断并不服气。我安慰她说,已经来到了高原牧场,还愁没有马骑么?她似信非信的,但还是懂事地点点头。

因为有晚上的藏家烤乳猪、烤全羊在诱惑,这琪儿的晚饭吃的平时少。走近一处高大的木板房,藏家的男人和女人已经手捧洁白的哈达,迎出门来。临行之前,卓玛已经教会了我们用藏语喝彩:“咻呀咻呀呀咻”;也用行动加油:那就是使劲儿跺人家的楼板。卓玛说了,楼下就是牲口圈,谁要是有本事把人家的楼板跺穿了,人家就会把圈里的牲口送给你。(才怪了!)

走上二楼,两根巨大的堂柱立在中间。关于堂柱,卓玛又说,柱子越粗,就表明这家的男主人越有本事越富有,旁人都会羡慕他。细瞧这两根堂柱,对面看不见人,可见这家的男主人是多么有本事了。

条桌上摆放着青稞炒面、青稞酒、青稞面馓子和糖,卓玛又来教我们做糍粑。安琪儿不让我代劳,她把青稞炒面倒进小碗里,又倒上酥油茶和糖,右手的三根手指就全进去啦。好在临来时专门洗净了手,她搅哇搅哇,很快,一碗糍粑就做好了,那手指就代替了平时的筷子和勺子。卓玛还在一旁笑,说,可惜洗手了,不然,会更好吃。我也笑了,和她碰了一杯青稞酒。

这里的海拔已在3200米以上,我的心跳一直处于过速状态,这时也浑然忘却了不适。藏家的歌舞表演开始了。长发飘飘的女孩和长发翩翩的男孩一起,跳起了热切欢快的舞蹈,随意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好时光。

传说中的歌手卓玛登场了。18岁的主持人说,卓玛是她的姑妈。这是一个健壮的女人,年近50,一开口,全体客人都尖叫跺脚起来——她的嗓门儿简直太亮了!卓玛也深知,她是这场晚会的灵魂和中心,不但又唱又舞,还抓了一位男游客,玩起了“对对碰”的游戏。可以想象,没有人会是卓玛的对手。

烤乳猪和烤全羊陆续端上来了,青稞酒也一杯接一杯斟个不休。卓玛又在领头搞笑,她唱起一首拍手歌,规定,谁做错了动作,就罚谁三杯酒!于是,一首好好的歌儿,在她嘴里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是抱抱肩呵……很快,在该拍手时抱了肩的客人,就被明察秋毫的卓玛揪了出来,当众灌下三杯酒。

大家又吃又喝又跳又唱又拍手又跺脚,直闹了个天翻地覆,楼板仍旧故我,纹丝不动。看样子,想赶走人家一头牦牛的妄想,是没有机会实现了。

曲终人散,人们纷纷下楼学跳“锅庄”去了,我趁此闲暇,细细打量着藏房。神龛里,供着的是毛主席的像。许多藏民,把毛主席视为弥勒菩萨转世,是他把他们的祖辈从奴隶变成了主人。墙壁的四周,是精美的“唐卡”。楼下,跳“锅庄”的乐曲已经响起来,篝火熊熊燃烧。这样的场景,恍若隔世。我终于相信,我确实已经来到了传说中的净土——这美丽的香格里拉!

十一 

心动过速,一夜无眠。听着旁边的床上安琪儿均匀的呼吸,我的心里很安恬。安琪儿没有受到高原低氧的影响,活力依旧,这是最让我放心和开心的事儿。

天刚蒙蒙亮,我们又收拾起行囊,重新上路,要去的地方是属都措。属都措意为牧场湖,海拔3700多米,不大,面积只有1.1平方公里,四周都是极好的高原牧场。这里气温较低,我跟安琪儿都穿了租来的羽绒服,像两只面包,团团圆圆的甚为可爱。

正是牧场最好的季节。湖面上如烟似雾,寂静得恍然海市蜃楼一般。我们都不敢喧哗,惟恐略一高声,就会惊动了云雾里的天人。两只黑色的藏獒,也静静地蛰伏在圈里,全然看不出它们的凶狠与威猛。牧人们在小店外面烤羊腿,卖给我们这样的游人。牛中的长工——犏牛,它们是牦牛跟黄牛杂交的后代,没有繁殖能力,天生就是为了干活儿的,悠闲地四处啃吃丰美的青草与七彩的小花,对自己的命运全然不知。

还有牦牛。牦牛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动物之一,尤其是那种黑白色的牦牛,据说这样的牦牛最为昂贵,是牦牛中的极品。牧人们珍爱它们,把它们打扮得极为好看。

安琪儿一眼,就看到了小马。那些矮种马牵在大人和孩子的手里,在牧场里转一圈儿,只收10元钱。我也松了一口气。终究,我在纳帕措时对安琪儿的虚诺,有了实现的机会。安琪儿洋洋得意地骑上小马,是很神气的样子。那马也温驯可人,脑门上有一朵天然的菊花,睫毛长长的,眼睛大而明亮,温情脉脉地看人,任我抚摸它的脑袋。

憨厚的牵马人领着安琪儿,在牧场上游历了一番,安琪儿这才意犹未尽地下马。她换上藏族少女服装,在草地上载歌载舞,那样娇憨,让我心花怒放。牧人的歌声时时响起来,在晨光里飘散,使得属都措的早晨,更加寂静迷人。

离开属都措,我们来到佛屏山上的噶丹•松赞林寺。这是五世达赖亲自选定的寺址,由清王朝批准新建。1681年,该寺落成后,为表明其与黄教始祖宗喀巴亲建噶丹寺一脉相承,五世达赖赐名“噶丹•松赞林寺”。

松赞林的含义,五世达赖曾在敕文中解释说,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源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

有关松赞林寺,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当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被选定为转世灵童后,为避免藏王的迫害,被拉萨三大寺送到松赞林避难。这位年幼的转世灵童,一进松赞林,顿有故里重归的感觉,留下偈语云:高山环绕宽阔曼达罗,聚宝美饰新颖建塘原;阳光普照众生福泽地,奶汁长流众生得养息。实在令人叹服。

松赞林由12座主要建筑和500多座僧舍组成,居于最高点的扎仓、吉康,供奉着从释迦牟尼到历代达赖、班禅的佛祖塑像,也是喇嘛们集体诵经和进行大型佛事活动的地方。远眺松赞林,外形酷似布达拉,故有“小布达拉”的美称。

1966年秋,“文革”的烈火燃烧了这个世外桃源,所有僧侣被强迫还俗,所有文物被洗劫一空,建筑被毁,只剩下断壁残垣,哀哀荒草。直到1984年,扎仓大殿重建完工,至今已基本恢复了原有规模,只可惜,这里已经没有一件超过30年的历史文物了。

黄教的正名为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教规最为严格的,因此派僧人习惯戴黄色僧帽,又被称作黄教。黄教严禁接近女色,据说一旦沾了女色,则越念经,罪孽越重。有两个喇嘛,身着红袍正在一处闲聊。见我的镜头对准了他们,立即默契地各分东西。

用过午餐,我们又踏上了回丽江的归程。因为睡眠不足,一路上,我都处于半睡半醒当中。脑门儿有点发热,鼻子也堵了,呼吸就有点困难。但是一到丽江,这一切都算不得什么了。晚上,又一次走进了丽江古城,买了一件黑色镶粉纱的麻布短衣,胸前绣一彝族少女,非常别致可爱;然后又到纳西菜馆小坐,吃了那里最为正宗的蒙自过桥米线和油炸竹节虫、蜂蛹,再一次盘桓到深夜。雨又淅淅沥沥地飘下来,我和安琪儿将披肩当作头巾,一路小跑,回到了相距不远的宾馆。

十二

勉强睁开朦胧的睡眼,甚至来不及用早餐,导游已经在催人上车了。这一路上,早就听说,玉龙雪山的主峰,在一年的大部时间内,都被锁在云雾之中,并不容易看到,大有“神龙见尾不见首”之势;只有偶尔云开雾散之时,才能一睹“玉龙”的真容。因为没抱希望,便对窗外未明的天光怨叹不已:怎么就不让人多睡一会儿呢?

这一个女导游,是从泸沽湖走出来的地道的摩梭人,姓熊。她不让我们称她“熊导”,只愿大家叫她“卓玛”。我们原本是要去泸沽湖的,因大雨公路塌方,才临时改线到香格里拉。这时便抓住这个摩梭卓玛,一探女儿国的究竟。

摩梭卓玛是位端庄大方的姑娘,25岁,高挑身材,五官很是立体耐看,两只大大的银耳环在耳垂滴沥,肤色黑黑的,在我看来,很美。卓玛说,泸沽人的阿注婚,并不像外界人想像的那样,夜夜当新郎,处处是洞房。在卓玛的观察中,这样的婚姻才是世界上最脱俗最真情的呢。她的阿妈已经60多岁了,一辈子只跟她阿爸走婚,生下她姊弟4人。现在,阿爸因年纪大了,早已搬进了阿妈的家,全家十几口人生活在一起,煞是热闹。她的大姐也一直在走婚,已经有了两个小孩,走婚的对象也只有一个。“我们那里有一个走婚大王,今年50多了。他走过3次婚,已经被大家称作走婚大王了,你想想?”我急忙点头,表示理解她的意思。

卓玛的弟弟和对象也有了小孩,两个人共同生活在卓玛的大家里,除却一张婚纸,没有什么不同。在摩梭人那里,走婚绝对不可以同时面对两个或更多的对象。即使双方感情不和想分手,也要把全村各家各户的代表请到一起,当众宣布,得到大家的公认之后,方可开始新的恋情。卓玛最后总结说:“导游是吃青春饭。我将来还是要回到泸沽湖,要走婚的。”可是,她立刻又叹了一口气道,在家乡,女孩子16岁就可以开始走婚了。“像我这样老了,人家都已经在指指点点,说谁家的姑娘是怎么回事儿?这么大了还没有走人家?所以啊,我在村里,名声就不好。”

大家都被卓玛的率直给逗乐了。我笑道,你都老了,还让我们怎么活?卓玛也笑。其实她也明白,既然走出来了,再走回去,已经好难。毕竟,理念、思维方式以及每天面对的生活,都已全然不一样了。

我们坐的是通向云杉坪的小索道。大索道可直达海拔4546米处,需要提前20余天预约,还要看各人体质状况,因此一般不向游人开放。正在排队等候时节,卓玛突然惊喜地喊,快看,玉龙雪山的主峰露出来了!我们回首仰望,只见云雾消散之处,刚好露出那酷似雪莲花一般的主峰,名扇子陡。在主峰旁边,一座状若莲萼的山峰,成为她最好的映衬。大家都忍不住欢呼起来。一位纳西大嫂告诉我,玉龙雪山的主峰已有两个多月没露面了,“胖金妹真有福气啊!”

玉龙雪山由13个山峰组成,从北向南纵向排列,扇子陡主峰海拔5596米,其它12座雪峰,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长约35公里。她们晶莹洁白,在云雾里时隐时现,宛若一条正在腾飞的玉龙。她是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的化身。在纳西人眼里,“三朵”是本王神灵和最高保护神。他是一位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举白矛的战神,常常显圣,护卫着纳西人。

面对玉龙雪山的神奇脱俗,大画家吴冠中还留有一段佳话呢。上个世纪30年代,吴冠中看到他曾经的同窗李霖灿所绘的玉龙雪山速写,便发愿一定要亲睹玉龙的丰采。直到1987年初夏,吴冠中终于来到了丽江。可惜天公不作美,玉龙始终躲在云雾之中,不肯露面。吴冠中索性住在山下,大有不见玉龙誓不还的诚心。十几天后,一个午夜,扇子陡主峰终于走出云层。吴冠中大喜若狂,竟扑地泼墨挥毫,画出神来之作《月下玉龙山》,并且破例,在画上题了一首七绝云:崎岖千里访玉龙,不见真形誓不还。趁月三更悄露面,长缨在手缚名山。

而他的那位同窗李霖灿先生,曾任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他因痴迷玉龙,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雪山脚下整整考察了4年,著有《玉龙大雪山》画册和《神游玉龙山》文集。他对玉龙的评价,深爱之情,溢于言表:“平时是林黛玉,新雪后是薛宝钗,总是风致高朗,永不痴肥庸俗。”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纬度最南的现代海洋性冰川,景观具多样性,集冰川雪海、叠泉飞瀑、原始森林、高山草甸等诸多景致为一体,兼备从亚热带到寒带的多种动植物,还是一座药材宝库呢。这些,是我后来从有关的小册子里读到的。此刻,我刚刚坐上缆车,还在痴迷地回望那神奇美丽的玉龙主峰。

只有短暂的20分钟,那朵雪莲花又重新隐入了云雾中。我不由得在心里暗暗祷谢,上苍总是给我幸运,令我感恩。记得那一年登黄山,不仅看到了日出、云海,还两次看见了神秘美丽的佛光;前年在杭州,正逢中秋节,阴雨绵绵,彤云密布。走在街上仰首望天,忽然,云开若盆,一轮圆月正在盆底,向我粲然一笑。仅仅只有两分钟,浓云就再一次遮蔽了明月……

下了小索道,就是云杉坪了。千百年来,这里被纳西人称作理想中的“玉龙第三国”,从这里可以通往理想中的天堂。许多纳西青年男女,在面临爱情挫折时,便选择了来此殉情,摆脱世间的烦恼。因了这一份凄情与浪漫,这里又被称为“锦绣谷”。

一队胖金妹正载歌载舞。她们的嗓音清脆高亢,仿佛天籁,只在一支竹笛的伴奏下,已经唱得自由奔放,是生命初始的本真的燃烧与呐喊,那么无助,却动人。我们沿着曲曲弯弯的木栈道,往草甸深处走去。近处是草地,犏牛们时而吃草,时而望天;远处是大片的森林,高大挺拔,不时有绺绺的树胡子飘垂下来,就像一位耄耋老翁,在夸耀自己的漫漫岁月。

一位大嫂招呼着,安琪儿又换上了彝族少女的服装。她站在木栈道上,背后是草原,和森林,微微笑着,很自信的模样儿。

走进森林,随处可见倒地的树木,树龄大概都有五、六十年了吧?这些,都是当年的偷伐者锯倒的;因为严打的缘故,他们没来得及偷运出山。于是,这些早已失掉了生命的树,就静静的伏在那里,回望着自己的根,回望着岁月,等待腐烂……多么残酷的警示!我的心,被揪一样的痛。

在前来的途中,我们已经路过了白水河。归途中,我们在白水河小憩。她像一只扇贝一般铺展,河水清澈见底,冰冷入骨。不过,既然卓玛说了,在白水河洗洗手,手气会特别好,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

河水顺流而下,流过酷似黄龙地貌的扇形的台阶,显得温润可爱。远处的波浪如雪,近处的水声潺潺,牦牛们经过主人的精心打扮,仿佛整妆待嫁的少女。它们站在冰冷的水中,成为游客们最好的道具和背景。

车经甘海子草原。这里本是观瞻玉龙雪山主峰的最佳所在,可惜那朵雪莲花始终没有再次显露她的美丽容颜。我也只带走了几朵野花,算作对她的牵念。

十三

思来想去,这最终的结尾,还是得落实在鲜花美酒佳肴上。孟子曰,食色,性也。真真没有错呵。

当天下午回到大理,我们拒绝了旅行社照例的晚餐,打的直奔洱海边,找到一家白族风味的酒馆,正对着海面。金花们用当地方言迎接客人,她们对着每一辆到来的小车在热烈地喊:“打——劫——”而车上的人们,多半会因了她们的热情,走进她们的酒馆。只是这“打——劫——”二字,不知做何解释?好在我的语言天分还不错,顺了她们的发言规律仔细听了,方知,实为“到——这——”:到这儿吃饭吧,是欢迎的意思。说与安琪儿听,她哈哈大笑。

点了清炒豆尖、芸豆炖土豆(这是安琪儿的最爱)、拌海菜和一鱼两吃,还有大理啤酒。菜很快就上来了,清炒豆尖碧绿,清香;拌海菜呈咖啡色,极有嚼头;一盆鱼头汤,其白若乳,鲜美异常;另有一盘麻辣鱼,肉白椒红,又辣又香。酒馆赠送的油炸花生和自制泡菜,一醇香,一爽口,令我们胃口大开。哎哎,安琪儿赞叹道,离开旅行社的例行晚餐,是多么英明的决定呵。

吃完晚餐,我们打车直奔火车站,因为要坐一夜的火车回昆明去。到了昆明,还有半天时间就要飞回青岛了,旅行社安排了一位罗导陪同我们疯狂大采购。这位罗导也是一位阿诗玛,安琪儿称她为“购物指南”,什么精油、沱茶、竹筒酒、山珍、干巴、叶脉花,在她嘴里如数家珍,目的只有一个:掏空我们的口袋。

鲜花市场倒真值得一逛。一把10头的玫瑰,花2元钱就可以拿到;经过保鲜处理的香水百合,一把5~6支,只要5元钱……我们买了许多种花,玫瑰,百合,非洲菊,勿忘我,荷花,康乃馨……竟然装满了一只大纸箱。好在不重。看看同车的人,没有人能够拒绝鲜花的诱惑。还有那些千奇百怪的小南瓜、抓钱手、鸳鸯葫芦、癞葡萄……只要看到,我想,没有人会舍得空手离去的。

打车赶往飞机场,存了行李。看看时间尚早,总要再品尝一下当地的风味才好。问了的哥,我们找到了一家山珍火锅城。墙上挂满了各种珍奇菌类,鸡棕菌,鸡腿菇,猴头菌,老人头,竹荪等,都配有图片与说明。我们半信半疑地落座,点了土鸡火锅、老人头、羊肉、豆尖等。

热气腾腾的砂锅端上来了,旁边是一盘已切成小块儿的生土鸡。阿诗玛将鸡块儿倒进砂锅里,瞅着表说,8分钟以后就可以吃了。8分钟过后,阿诗玛为我们分盛了汤。小心翼翼地尝上一口,竟是从未有过的鲜美。怪不得一只锅底就要70多元,真是物有所值,名不虚传哪。

吃得七七八八了,安琪儿又点了一盘扬州炒饭。然后,她拍一拍自己的小肚皮,总结道:妈妈,什么叫旅游?旅游就是“吃喝玩乐”呀!我听了,不禁拍掌而笑。

当飞机毅然冲向天空的一刹那,我望着窗外渐渐下落的群山,在心中暗暗念道,再见了,春城;再见了,彩云之南!我会再来的,我们的相聚,一定不会等待太久!

附记一:云南十八怪

斗笠反着戴——滇中南一带的傣族“花腰傣”,少女们服饰精美,穿统裙、束腰、体态优美,其头饰很有特点,特别是她们的草帽帽沿上翻,顶在额前,更显其婀娜。

牛奶做成片片卖——乳扇,是云南大理邓川一带的特产,形如薄扇而得名,味美香甜,可用煎、烤、蒸等方式烹食。

石头长在云天外——石林,因其“千石壁立,群峰叠峰,宛如苍茫森林”而得名,晨雾飘浮其间,岩石仿佛伸出云外。

四季服装同穿戴——“四季无寒暑,有雨便成冬”是云南气候的写照,季节变化不明显造成服装穿戴也无明显季节变化,盛夏可能因为一场雨,人们就得穿上毛衣。

过桥米线人人爱——云南蒙自南湖有个秀才在岛中攻读诗书,贤妻每天给他送饭,送米线和鸡汤时无意发现,浮在汤面上的鸡油对汤有保温作用,所以经常送给丈夫吃,因送时要经过一小桥,而得名“过桥米线”。

竹筒当烟袋——在云南广大的山区河谷地带,盛产竹子,人们利用竹子坚实、内空的特点,制成烟斗、烟袋、烟筒等烟具,特别是水烟筒(袋)在云南广为流行。

草帽当锅盖——云南的广大农村在农忙之后,善用稻杆、麦杆编织精美的工艺品,农村作为生活用具的锅盖也是一件手工艺吕,形如草帽,尺寸根据锅的大小而定。

鲜花四季开不败——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终年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区四季如春,适宜植物花卉的生长,有“花卉王国”之称,省会昆明被称为“春城”。

两湖相通鱼不往来——云南的高原湖泊众多,其中抚仙湖与星云湖由一条海门河相连,河两岸风光优美,古迹甚多,有一巨石称作“界鱼石”,两湖的鱼以此为界,互不往来,堪称一奇。

背着娃娃谈恋爱——云南农村少数民族背小孩的用具为裹背,由一块布及两根带子构成。农忙时少女们帮家里带孩子,为了方便,常常背着小孩去会情郎,故有此一说。

粑粑叫饵块——粑粑是一种米制食品,用精选优质大米为原料,经淘洗、浸泡、蒸熟、挤压而成,人们把它作为早餐食品或节日中的应酬礼品。

姑娘喊老太——按习俗,妻子对丈夫的妹妹,称小姑,但昆明人的叫法不同,称父亲为“爹”,称母亲为“嫫”,称父辈的长者为“大爹”,称姨为“娘”,称小姑则为“姑太”或“姑老太”。外地人很不理解,觉得奇怪。

这边下雨那边晒——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指的是云南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

鸡蛋用草串着卖——在商品交易中,为交换和携带方便,云南人用稻草捆住鸡蛋,一条捆上5个或10个,称为一“串”,卖时以串论价,或与相应的等价物进行交换,这一习俗一直延用至今。

三个蚊子一盘菜——云南南部的森林里,草丛中,枝叶茂盛,养出的蚊子也非同一般。河谷平坝地区,气候炎热,多水草,适宜于各种蚊虫孳生。这是形容云南的蚊子个头特别大。

蚂蚱当作下酒菜——蚂蚱,食麦、稻、玉米等农作物,是害虫。云南人把蚂蚱用油炸得焦黄,撒上椒盐,又香又脆,是佐酒的好菜。除蚂蚱外,云南人来采食土蜂、蛇爬、虾蟆、蜘蛛、知了、油虫、竹笋虫、竹虫、棕树虫、飞蚂蚁、花蝴蝶、蟋蟀等。

火车没有汽车快——由于历史的原因,云南存在几种规格的铁路,有米轨、寸轨和标准轨。米轨、寸轨使用的机车马力小,加上多高山,因此速度明显不如汽车。

好烟见抽不见卖——崛起于西南边陲红塔山下的玉溪卷烟厂,从一个小企业跃为亚州第一大卷烟石,“红塔山”连续7年获中国第一品牌,这种不合常规的现象,被新称为一“怪”,经济学家称之为“红塔山现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写景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杂文随笔·小品文精选·名家散文随笔·哲理散文·林清玄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冰心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