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元明清诗词鉴赏辞典 >

黎士弘《至西昌知周栎园先生无恙,且得手书》原文+鉴赏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01 21:54:37

他乡惊喜君还在,痛定开函泪更流。万死才回明主顾,孤儿犹属故人收。众中薄命谁能惜,意外微生荷独留。误尽闽南碑下客,无端北望哭西州。

【鉴赏】

题中的周栎园即周亮工,栎园是其号。明时,官至监察御史。清顺治年间,曾任福建按察司布政使,卓有政绩。被诬劾下狱,论罪当死,得顺治帝遗诏而获赦。康熙元年,起补山东海防道,后又调任四川江安粮储道。再度被诬劾下狱,论罪当绞,得康熙帝惠顾而获免。福建百姓误传周死,为之立碑纪念。本诗作者是福建人,与亮工至交,后到四川西昌,得知亮工无恙,并接到亲笔书信,喜极感赋,表达他对挚友的一片深情。

起句点明题意。“他乡惊喜君还在”,说明作者在福建时,已听说亮工不在了。“他乡”指西昌,“君还在”是“惊喜” 的原因。作者来到西昌,得知挚友无恙,禁不住惊喜交加:惊的是挚友健在,喜的是接到手书。当他用哆嗦着的手打开信函,“痛定开函泪更流”,痛定思痛,倍觉伤感,更是泪如泉涌。

三、四句隐括亮工信中告知的情况。“万死才回明主顾,孤儿犹属故人收。”“万死”见出亮工命运多蹇。邓之诚所撰《周亮工小传》说:亮工“好士怜才,一时遗老多从之游;屡踬屡起,当时满汉相倾,成为风气,亮工不死,属有天幸”(《清诗纪事初稿》卷八)。确实,亮工不死,颇赖顺治、康熙二帝的誉顾。二位皇帝都明智地认识到,安抚、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实在是巩固清廷政权的迫切需要。亮工虽然遇赦,仍然心有余悸,所以仍把身后收养子女之事托付给故人。推敲诗意,这“故人”可能就是作者。亮工托孤于他,可见二人交谊之深。

五、六句抒发作者对亮工命运的感慨。“众中薄命谁能惜,意外微生荷独留。”在众人中亮工命运多蹇,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有谁能怜惜他,解脱他呢?这是作者对亮工遭劾下狱,自己无力解救的慨叹。六句中的“微生”即残生,“荷”即承蒙。意谓承蒙独留残生,纯属意外之事:言下之意,死去反倒成为正常之事了。此联抒怀备极沉痛,不仅仅针对亮工,同时也写尽了由明入清士人朝不保夕、惴惴不安的心理状态。

结句“误尽闽南碑下客,无端北望哭西州”。追述福建百姓误传周死的往事,与首句结合,“闽南碑下客”即指作者等亮工故交,也泛指福建百姓。据郑方坤《赖古堂诗钞小传》说,亮工被诬劾时,奉诏赴闽受审,吏民守府讼冤者以千百计;当周被逮入都,百姓皆炷香号哭,追送数十里。可见,亮工确有善政在民间。旧时百姓为纪念地方清官,往往为之建祠立碑。史载亮工知潍县时,值清兵南下,齐东诸城皆破,独潍坚守获全,潍人德之,为建生祠。在闽任职期间,是否也建祠立碑,史无明文。据此诗,当也曾建祠立碑,以资纪念。末句概括了福建百姓在亮工两次入狱时的悲哀心情。“无端北望”指亮工首次被劾逮捕入京时,百姓引颈北望,盼其早日获释。“西州”是四川的代称。“哭西州”指亮工在四川江安粮道任上二次被劾,福建误传周死,百姓为之号哭哀悼。

这首诗作为由明入清的士人生平遭际的见证,自有它的历史价值。其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叙事简洁,结构谨严,言情沉挚深重。潘耒序其诗集,称其“不事蹈袭而暗与古合”(《讬素斋诗集序》)。读此诗,信然。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推荐热门作文

汤显祖《青阳道中》原文+鉴赏 江湜《由常山至开化山行绝句》原文+鉴赏 高启《田舍夜舂》原文+鉴赏 李攀龙《挽王中丞(录二)·司马台前列柏高》原文+鉴赏 杨基《岳阳楼》原文+鉴赏 吴伟业《采石矶》原文+鉴赏 杨慎《病中秋怀》原文+鉴赏 黄溍《上岩寺访一公》原文+鉴赏 林鸿《送高郎中使北》原文+鉴赏 王又曾《同张玉李登雨花台作》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