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元明清诗词鉴赏辞典 >

厉鹗《灵隐寺月夜》原文+鉴赏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1-30 20:47:26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鉴赏】

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麓,始建于东晋咸和二年(326),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古木掩映,山峦叠翠,清嘉无比,是西湖游览胜地。厉鹗这首诗描写灵隐寺清幽静谧的月夜景色,词洁意孤,颇有独得之趣。从诗中“夜寒”、“乱叶”两个词语看,诗当作于深秋。

起笔扣题,未及月亮,先写月色。“香界”,佛家语,后来成为寺院的代称。“夜寒”是所感,“香界白”是所见,而所见所感之间又包含着内在的因果关系。月辉流泻在寺院中,地上像落了一层白白的薄霜,使人感到本来已具寒意的秋夜更加寒冷。“白”字出语极淡,却深厚有味,很容易启迪读者联想到“明月皎夜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仿佛自己也随着诗人步入清凉之境。次句是“寺门通曲涧”的倒装语。正因为月光如此皎洁、明亮,诗人才能透过寺门清楚地看见曲曲折折的山涧。故一、二句之间也是一种因果关系。

三、四句分承一、二句,继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月夜见闻。“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这是全诗最富意境和美感的佳句。明月在天,众峰相攀,是幅静态画面;泉水流淌于乱叶之中,一则打破了秋夜的静谧,给画面平添了动荡不平的声势,二则以动衬静,使得静谧的月夜显得愈益空寂。联系一、二句,此时的诗人已不在院中,而当在寺门外。他一会儿伫望,一会儿谛听,俯仰之间,尽得妙趣。

接着诗人的视听由寺外再转向寺内:“一灯群动息,孤磐四天空。”“一灯”是指寺里的长明灯。“群动息”是挪用陶潜《饮酒》诗中“日入群动息”后三个字。“四天”,也是佛家语,即四禅天,此指整个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夜渐渐地深了,只有寺里的长明灯还在亮着,一切都归于沉寂;僧人诵经时敲响的铜磬声,悠然远出,上彻天空。这里,诗人把见、闻、感受和想象糅合在一起,通过对衬,着力渲染山寺所特有的清穆、寂寥的气氛。“灯”而曰“一”,“磬”而曰“孤”,措词中微微表露了诗人孤独无傍的惆怅心境。山寺的气氛如此,自己的心境这般,似可适意,亦不便久留,于是他想到了离归。

末二句用进层的手法写出寺的夜风。灵隐山本名武林山,传说五代吴越时有异虎出此山,故又别称虎林。“归路畏逢虎”一句可能与这个传说有关,不过此处强调的并不是虎,而是风。俗谓“云从龙,风从虎”。诗人想到归途有虎出没,心中已不免忧惧,加之岩下风又一阵紧似一阵地呼呼作响,就更使他感到惊恐不安了。上句把前六句作一收束,以“畏”字逗下;结句以“况闻”翻进一层,引出“岩下风”。这样一来,“畏逢虎”的心态,就有力地衬托出“岩下风”的凄紧,暗中回扣了开头“夜寒”二字,做到了首尾照应,一气回环。

刘熙载谓:“诗要超乎空,欲二界。空则入禅,欲则入俗。”(《艺概·诗概》)这话是就诗的思想性而立论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入禅”之诗其所以不好,是因为它易使人产生消极避世思想,消磨奋发有为的精神。但若就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来说,此论亦未免绝对化。佛家讲究“空寂”二字,佛心空寂,佛境自然也是空寂的。厉鹗这首诗,正是通过对灵隐寺月夜各种景色和感受的抒写,突出了山寺空幽冷寂的环境与气氛特征,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的成功在此,不足亦在此。由于诗人过分地追求空寂的境界,遂使诗“失于神骨不俊,气格不高,力量不厚”(朱庭珍《筱园诗话》语)。这大概是不食人间烟火一类诗歌常见的通病。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厉鹗《灵隐寺月夜》原文+赏析 厉鹗《渡河》原文+鉴赏 厉鹗《荆溪道中》原文+鉴赏 厉鹗《湖楼题壁》原文+鉴赏 厉鹗《渡河》原文+鉴赏 厉鹗《富春》原文+鉴赏 厉鹗《蒙阴》原文+鉴赏 厉鹗《初秋有感》原文+鉴赏 厉鹗《宿龙门山巢云上人房》原文+鉴赏

推荐热门作文

汤显祖《青阳道中》原文+鉴赏 江湜《由常山至开化山行绝句》原文+鉴赏 高启《田舍夜舂》原文+鉴赏 李攀龙《挽王中丞(录二)·司马台前列柏高》原文+鉴赏 杨基《岳阳楼》原文+鉴赏 吴伟业《采石矶》原文+鉴赏 杨慎《病中秋怀》原文+鉴赏 黄溍《上岩寺访一公》原文+鉴赏 林鸿《送高郎中使北》原文+鉴赏 王又曾《同张玉李登雨花台作》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