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元明清诗词鉴赏辞典 >

李梦阳《圣泽泉》原文鉴赏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1-30 15:05:22

嘈嘈鸣山泉,日日喷悲壑。日照一匹练,空中万珠落。

【鉴赏】

李梦阳在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七年(1512)以江西提学副使身份两次巡视南康府学政并上庐山。其间,他为庐山名胜古迹的维修与建设花费了大量心血,还写成了《白鹿书院新志》以及为数众多的碑文、游记与诗歌。小诗《圣泽泉》即是其中的一篇。

圣泽泉是白鹿书院附近的一个景点。白鹿书院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圣泽泉在书院东北的山崖下,距书院约二里。崖上旧为勘书台,明孝宗弘治十六年提学邵宝在台上建有独对亭。有摩崖石刻“圣泽之泉”、“风泉云壑”。字大如斗,为宋代陈淳祖(一说朱熹)所写。山涧中有李梦阳书“砥柱”二字,彭治书“观澜”二字。李梦阳在白鹿书院讲学之余,有时独自一人,有时与学生一起溯涧攀萝,至枕流桥、圣泽泉、独对亭等处寻幽览胜。在这首小诗中,他将发现的圣泽泉的自然美记录了下来,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己在欣赏到这种美色时的愉悦和激动。

“嘈嘈鸣山泉,日日喷悲壑”,诗人向圣泽泉走去,听到泉水流淌发出的愈来愈响的“嘈嘈”声。“嘈嘈”,并非嘈杂难听的噪音,而是低沉有力的乐音,故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它来拟写琵琶的大弦声,并说它有如急雨骤降(“大弦嘈嘈如急雨”)。写出富于力感的“嘈嘈”声,同时也就隐写了泉涧的陡峭与泉流的湍急,从而自然过渡到写泉流喷涌的下句“日日喷悲壑”。“悲壑”字,用《淮南子·天文训》:“(口)至于悲谷,是谓铺时。”注:“悲谷,西南方之大壑。言其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曰悲谷。”看来悲壑的特点在于“深峻”,换一种说法也就是陡峭。涧陡,故而泉流若“喷”。诗人在《枕流桥》诗中写道:“峡急岂有心,临桥石相激。”桥下之水即圣泽泉水,从这两句诗中不难想见泉水之急湍与有力。这里有待略作解释的是,诗中所说的“喷悲壑”,并非指泉眼喷水——圣泽泉之源尚远在凌霄峰,而只是指泉水的流淌。涧中刻石为“砥柱”与“观澜”,也可想见泉流之急湍。用“喷”字,愈见泉水之富于力感,仿佛泉水不是在流动,而是喷射出来的。“喷”字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既与上句所写的“嘈嘈”泉鸣互相呼应,又从“喷”字生发,唤出后两句,衍出如白练、似珍珠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奇异景象。

由于涧陡流急势若喷涌,诗人放眼圣泽泉上下,忽然发现了“日照一匹练,空中万珠落”的奇观。圣泽泉所在之地,“鸟道崎岖,攀萝可入”(《白鹿书院志》卷一“形胜”),自非晴天正午,是难以见到阳光的。诗人这次来游,刚好“日照”圣泽泉,映得泉水上下如同一匹展开的白练,水石相激飞溅起的水珠也在阳光辉映下颗颗晶莹如珍珠。“日照一匹练”的描写并不新鲜,当是脱胎于“澄江静如练”(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 《望庐山瀑布》) 以及 “天机织罢玉梭闲,石壁高悬雪练寒”(乔吉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等诗句; 以珍珠比喻水珠,更是屡见不鲜。但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出现在圣泽泉这一特定的场合,却显得很不一般: 这是幽暗中忽然露出的明丽,“一匹练”巨伟而纯白,“万珠落”小而多又七彩相映,在“幽暗”底色的映衬对比下,分外动人心目; 这是转瞬即逝的美色,原来深藏在幽暗之中,只是在“日照”下才昙花一现,一旦日光过去,美色也就随之消失,这就更加令人觉得珍稀难得。

全诗主要采用动态描绘的写法,从声音、形状、光亮、色彩等方面全面地展现圣泽泉的流动之美。与动态描绘相适应,诗中多用动词,“鸣”、“喷”、“照”、“落”,各司其职,将不同方面的描写内容带起; “喷”字、“照”字更是画龙点睛式的字眼,生气郁勃,映带左右,照耀全篇。诗人还善用比喻,“一匹练”与“万珠落”,将一与多、阔大与纤巧、壮丽与优美、“练” 的白色与日照下水珠的色彩,和谐地统一到了一起,完成了圣泽泉独具特色的诗境的创造。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李梦阳《秋望》原文+鉴赏 李梦阳《湘妃怨》原文+鉴赏 李梦阳《江行杂诗》原文+鉴赏 李梦阳《夏口夜泊别友人》原文+鉴赏 李梦阳《潼关》原文+鉴赏 李梦阳《夏口夜泊别友人》题解

推荐热门作文

汤显祖《青阳道中》原文+鉴赏 江湜《由常山至开化山行绝句》原文+鉴赏 高启《田舍夜舂》原文+鉴赏 李攀龙《挽王中丞(录二)·司马台前列柏高》原文+鉴赏 杨基《岳阳楼》原文+鉴赏 吴伟业《采石矶》原文+鉴赏 杨慎《病中秋怀》原文+鉴赏 黄溍《上岩寺访一公》原文+鉴赏 林鸿《送高郎中使北》原文+鉴赏 王又曾《同张玉李登雨花台作》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