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古文名篇鉴赏 >

荀子名言·多闻曰博,多见曰闲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4 17:06:43

多闻曰博,多见曰闲

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修身》)

【鉴赏】 

 古代社会的信息传递能力极其低下,掌握知识的途径除了向贤师求教学习,阅读典籍效法古人之外,最根本的就是依靠自身的社会经历,多听多看,乃至多思多想,通过自己的阅历与识见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论语·为政》载:“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又《论语·述而》载:“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在日常生活与国家政事中都强调要多闻多见,以此消除疑虑与危机,掌握知识与技能。这即是常言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阅读典籍之外,生活经历中的所闻所见亦是对自身知识的重大补充与实践凝练。孔子又曾提出“益者三友”的概念,而“友多闻”这一条,正被他列入其中。荀子说“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就是表明了他对“闻见”这一行为的重视态度。博,意为广博,多闻之人能以所听闻之事与自己所学所知相互启发参证,引起思索,以广博的信息、知识消除自己的疑惑与忧虑。孔子说“言寡尤”,就是指能避免罪患从外部加至自身。闲,指娴熟,多见所行之事就能对此娴熟了解,从而行事感觉宽大舒泰,毫不迫遽。与闲博相反,浅即谓浅薄、肤浅,陋即指鄙陋、寡陋,我们若说某人“浅陋”,就是批评他“少闻少见”的缺点,故而“浅薄”一词也能算作是“孤陋寡闻”这一成语的注解了。古人多将“孝悌”与“闲博”二词对举,前者是儒家强调的“为仁”之本,而后者经孔子提出,又由荀子强调后发扬光大,亦能称作“为学”之本,这两者互相影响,是古代君子修身处世的根基所在。今人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知识对我们而言不再是困难,然而“多闻多见”的要求却显得更为迫切,因为所知愈远,未知弥多,我们所需认识的世界与古人相比,更为广袤未知,对自身识见与技能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我们处于当下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最为急切的要求之一,或许就是在无比纷杂繁冗的信息海洋里挑选和获取个人所必需的知识吧。荀子提出“多闻多见”的学习方法与要求,自古以来便是人们立身行世的金玉良言。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荀子名言·可杀而不可使为奸 荀子名言·不知天高地厚 名言·志意修则骄富贵 荀子名言·君子唯其当之为贵 荀子名言·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 荀子名言·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 荀子名言·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名言·人最为天下贵 荀子名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推荐热门文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敬民用典名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自祭文》原文鉴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鉴赏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节选)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原文,赏析 范成大《重九泛石湖记》原文,赏析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任贤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下用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