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应用文 > 说课稿 >

《安塞腰鼓》说课稿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5-26 17:05:46

教材简析:

《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这篇文章气势恢弘、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单元位置:

这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这一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

课文共20个自然段,按鼓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

教学重点:

我确定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1、了解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2、学习本课的语言特点:反复表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排比句写出来的气势恢弘、和叠词(茂腾腾、丝溜溜)等亲切和富有韵味、比喻的恰当运用等。

针对课文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策略主要有:

1、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奇伟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切忌对课文的支解与分析,而重在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气势,感悟到文章语言的魅力。

2、在读中品味文字,完成课后的作业。

课时安排:

对于本课我采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预习和检查预习为主。安塞腰鼓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在导如新课的时候,我首先以一曲《黄土高坡》的歌曲来导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 祖祖辈辈留下我, 留下我一往无际唱着歌,还有身边这条黄河,哦……

教学重点的处理:

根据以上的教学策略,结合我班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合作,喜欢在竞争比赛中学习的特点,我对教学重点做以下处理:

一是采用小组读书的形式,展开读书竞赛,将书读精。文章的第二部分腰鼓表演,总共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是围绕着“好一个安塞腰鼓!”来写的。我首先让学生根据这个反复出现的句子,将课文重点段分为四个层次:(5-8)、(9--11)、(12--14)、(15--17)我采用每个小组学习一个层次,进行比赛读,读后还要各组讲一讲自己的理解。在学生的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和感悟到四个层次的内容各有侧重:1、安塞腰鼓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2、安塞腰鼓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3、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4、好在变幻的舞姿等

这样的学习方式,促使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学习中去,而且是踊跃地发言和展示,使得学生的读书全面铺开。

二是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感悟和学习文章的语言。这篇文章显著的特点是语句排比,气势磅礴,在每个层次的学习中,我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画出排比句,并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诵读,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另一个写作特色是大量的比喻的运用,我引领学生体会了比喻运用的贴切,从而真正从文字表面探究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课文中将后生比作了石头,就极其形象地表现了打鼓者的激情昂扬,场面的热烈宏大。

还有体味文章课后的几个词语的的准确和精当:燥热和飞溅,与前面的冰冷和恬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突出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的特点。

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这三个词语也用得好,用动感十足的语言把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安塞腰鼓不仅给人感官上的刺激,更能给人的心灵带来震撼,这三个词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安塞腰鼓所蕴涵 强盛的生命力。

三是巧妙地让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读到文章中的“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我启发学生:“在当时的现场,还有什么也变成了牛皮鼓面了,隆隆……?”

思考了一会儿,学生就发言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大地上……”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天空上……”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地球上……”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人们的心上……”

当然还可以拓展思维,延伸本篇课文,以发现安塞腰鼓的美为活动,围绕中心句进行练笔:蓄而待发的后生美、火烈的舞蹈场面美、激越的鼓声美、击鼓的后生美。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观潮说课稿 《荷叶圆圆》说课稿 《渔歌子》说课稿 厘米的认识说课稿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匆匆》说课稿 《珍珠鸟》说课稿 《找春天》说课稿 《画风》说课稿

推荐热门作文

观潮说课稿 两位数乘一位数说课稿 《观舞记》说课稿 《扁鹊治病》说课稿 《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公顷和平方千米》说课稿 《万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圆锥侧面展开图》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