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应用文 > 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5-23 18:23:28

【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它所展现的美丽景色。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一个。
 2、布置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设计理念: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与课文情境一致的充满人文情怀的语文实践活动,唯此方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正是实现这种统一的中介和载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文章,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你们听说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吗?你们中有人去过吗?你们觉得桂林的山水怎样?
 3、没去过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吗?一定想去的。高老师也没去过桂林,也很想去。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桂林山水》(板书课题)高老师和小朋友从课文上到桂林游览一番,好吗?现在请小朋友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范读课文)
 三、范读课文
 四、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1、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吗?好。请你们认真地读一读。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节课文写的是什么;第二,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节课文内容。
 2、学完了吗?谁能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学生讨论后板书:
 山水  山    水  山水  总————→ 分———→总
 3、小结: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谁能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桂林山水甲天下。)
 4、“甲”是什么意思?(板书:甲)是第一位的,超过其他的。桂林山水天下第一。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漂亮的图画。你们看(示放大图),桂林的山水多美!谁说说?
 5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想想,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观赏。
 对。大家跟我说——欣赏桂林山水,观赏桂林山水。(生跟说)用“欣赏”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换上“观赏”。比如可以说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也可以说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但是有时候,可以用“欣赏”的句子却不能用“观赏”代替。比如说我欣赏音乐,不能说我观赏音乐。为什么?
 五、讲读课文  讲读课文第二小节。
 1、自学。现在我们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先看图,再读读书。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找出这些词,画上这样的符号“。。。。”  
 2、指导:
 (1)小朋友自学课文,一定要学会抓住最主要的。漓江的水怎么美?把主要特点抓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静 清 绿)    
 (2)为了让学生体会句式的整齐、排比的作用,组织安排一系列训练:  
 ①“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儿,就可组成句子?
 例句: 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很绿。
 漓江的水不但静而清还很绿。      

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      

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②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形容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      
 漓江的水静静的。      漓江的水清清的。      漓江的水绿绿的。      ③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一些,但还不具体。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排列?例句: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④书上就是用感叹句。这样写,语气是加强了一些,但是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清得怎么样,绿得怎么样,读者能感受到吗?
 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补充说明。你们看,我念上半句,你们念下半句。(漓江的三个特点,都在感叹句后面补充说明了。补充说明都是用“得”。)
 ⑥ 指名读,指导朗读:      
 “真静──啊”,轻轻地拖长声音,给人静的感觉。
 “真清──啊”,声音稍稍提高些,但又读得很轻,好像看到“江底的沙石”。      “真绿──啊”,声音响些,饱满些,给人明快的感觉。      指点:这样写就很具体了,而且给我们美的感觉。    3、理解“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启发想象: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从濮阳坐上火车到桂林了。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看哪些同学仿佛真的到了漓江。(师哼《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到怎样?    
 听着音乐观察、想象片刻。    
 你们还记得表示水流的声音的词吗?(潺潺、淙淙、哗哗、叮咚叮咚)    
 听一听,你们听见了漓江水流动的哗哗的声音吗?听到叮咚叮咚的流水声吗?潺潺的泥?淙淙的呢?    看一看,你们看见了漓江水在流动吗?    
 听不到,看不到,好静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你只觉得船在向前移。  
 4、你们往下看,仿佛看到了什么?
 5、现在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望去,漓江的水该多绿啊!(引导看图)书上打了个什么比方?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
 翡翠是什么?(是玉石。)
 预习得好。是玉石。这种玉石是很绿的。玉石上面假如有一个斑,那叫什么?(瑕) “翡翠”就是绿色的玉石,这块玉石上有斑点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无瑕”,指点:“瑕”是玉上的斑点。
 6、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老师、学生轮读这三句话,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大家体会这种感情。
 7、读了以后更觉漓江美,文章也写得美,所以我们爱读。现在高老师另念几句写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书上的一样,只是说法不同。你们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看得见。漓江的水绿得非常可爱,简直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样写美不美?为什么?
 我们再一齐把课文上的句子读一读,大家比一比,想一想有什么不同。(书上用排比句的写法,还用了感叹句。)    
 这三个分句都是写漓江的美,课文就是把这些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排成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串句子,加强语势,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这样的句子就叫排比句。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女生读第一分句;男生读第二分句;男女生齐读第三分句,逐渐加强语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8、讲分号:    
 这三个分句是并列的,所以中间用分号,停顿和句号差不多。  9、指点烘托的手法:    
 第二小节一开始,如果就说“漓江的水真静啊”,不是和第一小节联系得很紧密吗,为什么要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波澜壮阔”── (就是大海里的波涛很大,一个接一个,气势很大)是雄伟壮丽的美。    
 “水平如镜”──( 水静静的,很平,就像一面镜子)是宁静柔和的美。    
 两者都很美。然后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起什么作用?想一想和中心有什么关系?(突出了桂林的水甲天下)
 突出了哪一个字?(“甲”)指导读。重点在哪儿?(“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小结:先说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再说漓江的水怎么美,写出漓江水的特点。
 10、这节写什么?(这节写桂林的水的特点。写桂林水甲天下。)
 六、语言训练  

出示:”我爱长江、西湖和家乡的小河。“谁能把这个句子改成排比句。  
 第一步(不加附加成份)如:
 我爱长江,我爱西湖,我更爱家乡的小河。  
 第二步(加修饰语)如:  
 我爱浩荡的长江,我爱明镜般的西湖,我更爱家乡弯弯曲曲的小河。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小节  
 1、上一节课,我们观赏了桂林的水,这一节课,我们再游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怎样美呢?让我们读课文第三小节。请大家读两遍。第一遍读懂,有不懂的做上“——?”记号。第二遍要抓住重点。把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语画下来,记上这样的符号“。。。”。    
 提示疑问,释疑:   这一小节,生词语较多,需集中解决,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2、创设情境,通过形象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教师边说边画。  

⑴ 我们来到桂林会看到这样的山(图①略),你们说这座山像什么?你猜老人可能在做什么?   
 ⑵ 在桂林,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山,你们看这山有点像什么?骆驼可能在做什么?   
 ⑶ 在桂林,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山,你们看,这山像什么?大象站到漓江边想做什么?(以上三个图形逐一画出,组成一幅画)   
 ⑷ 你们看这些山,姿态各不相同,变化很多,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形象万千”)“万千”表示变化很多。    
 ⑸ 这一座座形态万千、奇特的山峰分开排列叫什么?(奇峰罗列)“奇峰罗列”中哪个字眼表示“分开”?(“罗”)
 ⑹ 一座座分开排列,又可以用什么词形容?(各不相连)一座座的山高高的各不相连,好像从地上拔起来,就叫──“拔地而起”

⑺ 在桂林也有很高的山,陡峭的山峰非常险峻,书上说“危峰兀立”,这个“危”是什么意思?是“危险”的“危”吗?字典上有三种解释取哪一种恰切?     
 出示投影,引导学生根据整个词语的意思,选择恰切的词义:
 危:①不安全;②损害;③高的、陡的。       
 ⑻ 在这些形态万千的奇峰中,有许多怪石叠在一起,这就叫──“怪石嶙峋”,如果是一块两块怪石能叫“嶙峋”吗,一定要怪石重叠才叫“怪石嶙峋”。  
 3、再自学课文:  提出要求,词语的意思懂了,再读课文,要求能用上一课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然后要你们自己讲书。    

⑴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⑵ 桂林山的特点,课文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学,准备讲书,也可同座商量。  

4、学生讲书:  

讲书要点:  ⑴ 桂林的山用排比句写出,有三个特点:奇、秀、险。  

⑵ 先说桂林的山“奇”,课文中用一串比喻,“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写出桂林山的奇特。   
 ⑶ 再说桂林山的“秀”“险”,(指名上来指着图讲)分别说明“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鲜丽”,“倒映水中”,“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⑷ 最后,指出课文上用“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烘托出桂林的山甲天下。  指名讲后,启发其他学生纠正补充。
 5、齐读课文第三小节。  
 6、欣赏最后一小节:  描述:我们游了漓江的水,又观赏了桂林的山,课文最后一小节,写出了我们游览的感受,写得很美,让我们来欣赏阅读,说这一小节文字,哪儿写得好。   学生自学,学习鉴赏。讨论。  欣赏要点:  ⑴ 从山──水;从水──山,相互映衬。  ⑵ 从空中──山间──江上,写得很有层次。  ⑶ 从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船,由静──动,而且写了色彩,更觉桂林山水的美。  ⑷ 把桂林山水比成“连绵不断的画卷”,更觉桂林山水美不胜收。   
 ⑸ 最后引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束全文,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并给读者留下了许多余味。  指名读,齐读。  
 7、朗读全文。
 8、总结性训练:(凭借情境进行语言训练)  

⑴ 桂林山水如此秀丽,当我们游览结束的时候,如果我们登上桂林市郊的叠彩山,那么桂林的山山水水就在我们的脚下,这时你想说什么?   

⑵ 桂林的山水,就是祖国山河的一部分,你由此又想到什么?   

⑶ “山水”的同义词有哪些?(河山、山河、山川、江山)可以加上哪些词儿组成词组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河山秀丽、锦绣山河、江山如画、秀丽山川、江山多娇   

⑷ 你能从这些词组选出一组,用来赞美祖国的锦绣河山吗?为了强调也可用反问句。例句: 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锦绣山河美如画。     江山如此多娇,叫我怎能不爱!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500字作文 读《桂林山水》有感 桂林山水美如画作文500字 导游词:桂林山水甲天下 美丽的桂林山水作文300字 桂林山水甲天下作文1200字 桂林山水甲天下作文300字 桂林山水印象作文800字 桂林山水甲天下作文350字

推荐热门作文

《理想的风筝》阅读答案 滴水之恩阅读答案 《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 《小毛虫》阅读答案 《人的光芒》阅读答案 季羡林《幽径悲剧》教案 化石吟 教案 窦桂梅观潮教学实录 桃花源记 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